本文目录一览:
茶入诗画是茶文化的一种反映,有名的《七碗茶歌》是谁的作品
茶入诗画是茶文化的一种反映,有名的《七碗茶歌》的作者为 B
A.唐代陆羽 B.唐代卢仝 C.唐代元稹 D.宋代苏轼
卢仝著有《茶谱》,被世人尊称为“茶仙”。这首《七碗茶歌》在日本广为传颂,并演变为“喉吻润、破孤闷、搜枯肠、发轻汗、肌骨清、通仙灵、清风生”的日本茶道。日本人对卢仝推崇备至,常常将之与“ 茶圣”陆羽相提并论。
全诗为:
日高丈五睡正浓, 军将打门惊周公。
口云谏议送书信, 白绢斜封三道印。
开缄宛见谏议面, 手阅月团三百片。
闻道新年入山里, 蛰虫惊动春风起。
天子须尝阳羡茶, 百草不敢先开花。
仁风暗结珠蓓蕾, 先春抽出黄金芽。
摘鲜焙芳旋封裹, 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余合王公, 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门反关无俗客, 纱帽笼头自煎吃。
碧云引风吹不断, 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润, 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 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 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 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 在何处? 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山上群仙司下土, 地位清高隔风雨。
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 堕在颠崖受辛苦。
便为谏议问苍生, 到头还得苏息否。
《七碗茶歌》是《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中最精彩的部分,它写出了品饮新茶给人的美妙意境:第一碗喉吻润;第三碗便能让诗人文字五千卷,扬扬洒洒,神思敏捷; 第四碗,平生不平的事都能抛到九霄云外,表达了茶人超凡脱俗的宽大胸怀;喝到第七碗时,已两腋生风,欲乘清风归去,到人间仙境蓬莱山上。一杯清茶,让诗人润喉、除烦、泼墨挥毫,并生出羽化成仙的美境。写出了茶之美妙。茶对他来说,不只是一种口腹之饮,茶似乎给他创造了一片广阔的精神世界,将喝茶提高到了一种非凡的境界,专心的喝茶竟可以不记世俗,抛却名利,羽化登仙。
茶道里为什么茶入那么小,茶碗那么大,怎么设定的
茶入
定 义:盛浓茶粉的小罐
来 源:中国
茶入分三种样式,及茄子、肩衡和文琳。盛浓茶粉的小罐。
茶事中要点两种茶:浓茶与薄茶,前者浓稠如粥,后者浓度近似咖啡,其中浓茶是茶事的关键。因此茶入也是最为重要的茶道具之一。茶入最早来自于中国,据说是中国人盛放火药的容器,也有说是中国人盛头油用的(有名的"初花"茶入据说就是杨贵妃用过的油盒)。茶入分为"唐物"和"和物",战国时期,主要还是使用从中国少量进口的"唐物"茶入,因此十分珍贵,拥有一定级别的名唐物茶入,是武将身份和权势的象征。即使到了江户幕府,茶入仍是地方大名与将军家关系疏近的证明物。盖只有德川一族或者谱代重臣,才有将军下赐的名贵茶入。
茶入和茶枣的区别
你好,你是想问茶入和茶枣的区别是什么吗?茶入和茶枣的区别是造型不同,用途不同。茶入主要功能是分茶作用,把短时间需要喝的茶分到茶入,方便携带,当代茶事必不可少之器物。茶入形状分为肩冲形、茄子、枣形、葫芦、菱形、花瓣形、柿子形等。茶枣是日本茶道中必备茶器,专门用于盛放茶叶末,是日本抹茶中薄茶器之一,由于其形状与枣相似,故称为茶枣,因此茶入和茶枣的区别是造型不同,用途不同。
茶入心田忆可人是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说茶非常的清香,面对着眼前的这杯茶,就想着那个思念的人。
四滴茶入什么意思
是放茶的容器。
可解释为茶叶小仓库,抹茶道盛茶粉的小罐,当代茶道也称茶壶、茶桶、茶叶罐、茶仓等根据各个国家不同,称呼不同。
茶入分为唐物与和物,战国时期,主要还是使用从中国少量进口的唐物茶入,因此十分珍贵,拥有一定级别的名唐物茶入,是武将身份和权势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