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归茶简介(昔归古树茶简介)

访客 2025-09-26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本文目录一览:

昔归普洱茶的昔归普洱茶的特点

昔归产于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绑东乡境内的昔归村忙麓山,忙麓山是临沧大雪山向东延伸靠近澜沧江的一部分,背靠昔归山,向东延伸至澜沧江,山脚便是归西渡口(原嘎里古渡)。

昔归茶,忙麓茶,一个简单的茶,现在被搞得很复杂,大滇,只想简单用数字来说明。第一,树龄最老的,250年就一棵,正常的,通常的,200年。清末民初《缅宁县志》记载:“种茶人户全县约六、七千户,邦东乡则蛮鹿、锡规尤特著,蛮鹿茶色味之佳,超过其他产茶区”。这里说的蛮鹿,现称为忙麓,锡规现称为昔归。这个是仅仅见于史料最早关于昔归茶的描述。第二,根本特性 这个是大滇飞扬自己的总结,也是昔归茶特点的来源,没有修剪,只采春秋两季。大滇飞扬见过许多许多古树,口感不如意的原因,往往是两条:第一,修剪,第二,过渡采摘;根本原因是为了提高产量,方便采摘。易武的茶树,就其历史而言,显然比昔归早几百年,但是,稍一长高,超过2米,即把主干砍断,只许向四周发芽生长,不许往高处长。在茶区周游的过程中,大滇发现,即便某些地区的茶树,树龄不够易武老,但往往有出色表现,其中一个原因是:没有修剪。易武高山寨的茶,我认为比麻黑出色,就在于,年份虽短了几百年,但是,没有修剪,滋味更饱满。

忙麓山的茶还有一个特点,是自然生长的。有的树高三、四米,有的五、六米,有几棵茶树主干只剩下一截枯树桩,但又从底部重新长出了锄把粗的新树叉。大茶树基围在80~90厘米左右,茶园属传统采摘自然生长,树枝盘曲向上,经百年的人工无意造作,形成的造型嶙峋古怪,似卧龙、似飞禽展翅,既易攀援采摘又有观赏性,是典型的人工栽培古茶园。

一般经过修剪的茶树,叶型会比这个大而圆。许多人会因为昔归茶的条索,感觉是细而长,甚至说,不是古树茶。关于这些,我听过很多形而上学的人说过太多了,叶底不厚的不是古树茶,叶面不长毛的不是古树茶,叶子细长的不是古树,叶底墨绿的才是古树茶,而发黄的不是古树茶。这些都是胡说八道,我对任何专家说这样的话敢于直接反击,并非是因为我的狂妄,而是因为我手里握有事实!下面要谈一个非常关键的数字了,就是昔归茶到底有多少?以下说法只代表大滇本人意见,不代表业界公论。

以大滇所见,以及所闻,以及调查有关资料,昔归茶,目前采摘面积至多在300亩,春茶产量最多在1.5-2吨,秋茶数量应该只有春茶三分之二。如果以大滇标准选择忙麓山的茶来做,预期总产量,应该在1吨以内。这样,按我们通常收茶的惯例,千万不能在一个地方收购超过20%的茶,否则,价格就会剧烈上升。所以,最佳收购量不宜突破200公斤,当然,如果放宽标准,非忙麓山的茶,那就会较多了。因为考虑到如果我们做,就要每年都做,所以不会大幅抬价收购。这样大幅抬价收购的结果,一定是不利于我们,也不利于茶友的。同样,本着要做最好的茶,所以我们明年昔归的茶,预期只做忙麓山的茶,能收多收就收多收,不可勉强。收茶原理证明,茶商都是统一战线,大家都会有分寸的。毕竟,明年把价格搞到5000一公斤,没有谁有好果子吃。当然,下三滥的会去冒充昔归茶,那个不在我的竞争对手之内。游客!!!是最不稳定因素,最不理性因素。关于昔归产量的估计,有效期只在2年内,预计未来五年,产量会得到5-10倍的增长,中国人,都懂的! 下面是我对昔归茶的评价:一,关于霸气,15秒内,充斥苦涩,然后回甘(这个评价仅仅限于春茶);二,水非常关键,忙麓山里的泉水,对比临沧市区桶装水,夸张点说,有30%的加分值;三,所谓菌子香,是关于昔归茶的传说,这种香型的描述,并不确切,但是大家可以试着体会;四,昔归春茶和秋茶,有70%的落差(形容差距),但我依然认为,忙麓茶,即便是秋茶,仍然很强大;五 ,纯度与浓强度,相当于2003年的老班章。如果让我出价,那么忙麓山春茶,是我愿意用目前老班章三倍价格购买的茶;

六,昔归茶的后半段,与茶王树的后半段,有相似之处。有人说有所谓冰糖香,这个,主观因素较多,大家自己体会。总之,我觉得是一个前半段象03年之前的老班章,后半段象茶王树这样级别的茶。喝过更早老班章的人都认为,现在的老班章,仅仅只有一点点韵,忙麓是昔归里最好的,应该这么认为,因为现在忙麓山归属于昔归了。在1970年前,忙麓不属于昔归,而昔归,又是邦东村委会的一个自然村,属于邦东乡邦东村委会昔归自然村。

昔归——古树茶村不为人知的秘密

昔归,你听说过吗?,它其实就是一个村子。那里有很多茶树,做出来的茶叶很好喝,因此名气很大。同时也有很多的故事!

那么它在哪里?行政区位告诉你: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邦东乡邦东村委会。想知道更详细的,看百度百科,也没用,记不住。除非你自己亲身去到那里,用脚步去记忆。

那“昔归茶”为什么名气大?“昔归茶”有什么特点?市场上“昔归”那么多,怎么判断喝到的是真实的昔归味儿?我们暂且不论其树龄,不分其春茶还是秋茶,抛开不同制茶师傅、不同制茶技艺所造成昔归茶叶口感的细微差别,来好好聊聊“昔归”这个片区茶叶。

因为,同样作为一个消费者,喝点茶,我们关心的无非就是它的真实和安全。

昔归茶历史

昔归村,有113户人家,居民以汉族、傣族为主。昔归,傣语,曾写为“锡规”。锡:搓;规:麻绳,“锡规”意为善于搓麻绳的村子。清末民初《缅宁县志》记载:“种茶人户全县约六、七千户,邦东乡则蛮鹿、锡规尤特著,蛮鹿茶色味之佳,超过其他产茶区”。蛮鹿,现称为忙麓;锡规,现称为昔归。

1970年实行集村运动,忙麓山上的村民陆续搬到昔归村居住,忙麓山正式归属昔归村辖区,忙麓山所产之茶也谓昔归茶。自此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昔归村每年都要精制100公斤“昔归茶”上交县上,“昔归茶”成了“县委茶”,足见其茶叶品质的优异。

昔归茶,究竟长什么样

(本文特指昔归普洱茶生茶或者晒青毛茶,简称昔归茶)

昔归茶,人称“藤条茶”或者“柳叶茶”。它的样子,不好看。有人用十二个字进行了概括:“柳叶形,黑荆条,背无毛,梗难瞧”,颇有几分道理。细细打量昔归的叶子,你会发现,就如同易武“好喝难瞧”一样,昔归茶也普遍存在干茶色泽偏深,有红梗、梗长,多马蹄的现象。而且,昔归茶的叶子还更瘦长,就像形容一个人像竹竿,瘦长干瘪。乍看,根本都不会想象到昔归茶内质是如此丰厚。或许也正是这种萌萌的反差,加深了人们对于昔归茶的印象。

那么昔归茶为什么会长成这个样子呢。首先,昔归茶树属于典型的邦东大叶种,亦称“邦东黑大叶”(茶树为有性系,乔木型,大叶类,晚生种),叶片薄而颀长;其次,去过昔归村的人可能会有这样的印象:那里的茶树,不像其他地方,一棵一棵顶天立地。而是一篷一篷,无数枝条像杨柳,从主干及分枝上垂下来。枝条上也鲜少有芽叶,冬天去看则尤为壮观,一棵茶树几乎全部是光秃秃的枝条,没有花叶,只在枝条顶端有那么几片叶子。这种“顶留叶、侧修枝、隐清除”的“藤条茶采养方式”下,芽叶顺着枝条萌发,采摘下来的鲜叶制成的干毛茶,都有梗、含片、带马蹄。

很多不明所以的人认为这种“藤条茶采养方式”属于过度采摘涸泽而渔,其实并不然。“藤条茶采养方式”是大规模种茶的清末民国,茶叶进入商品化时期后,茶农在平衡养树和提升产量矛盾中形成的一种传统茶树采养方式。这种采养方式,不止分布在临翔区的昔归与永德、澜沧等地,还盛行于双江的勐库东半山与邦协。“顶留叶”,可以令茶树养分集中有效增加茶树萌发芽叶的内质;“侧修枝”,让茶树横向生长便于采摘;“隐清除”即,摘除花果,防止茶树过早衰老和营养分散,养树的同时也增加了产量实为智慧。

那么昔归茶,到底有何口感特征?

我们先来看看,有关昔归茶的一些内质报告。2008年云南省茶科技所、临沧市科技局《临沧市不同地域特色茶叶品质研究》项目,结合临沧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茶叶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生化成份检测,对临沧市8个(见备注)具有地域特色的茶叶产品进行了自然状况调查、理化成分分析、感官审评的综合研究分析。其中就包含对临翔区邦东村“昔归茶”的研究。

研究结果显示:这些地域茶叶水浸出物平均值为43.06%,临翔昔归茶水浸出物达到45%(仅次于镇康马鞍山茶45.8%)。“水浸出物”主要由多酚类、蛋白质、氨基酸、生物碱、糖类等构成,是茶叶中能溶于茶汤中的可溶性物质,水浸出物越高则茶汤中可溶性物质越丰富(内含物越丰富),与茶叶的品质(滋味浓厚)成正相关。

同时,“昔归茶”表现出了如下特征:茶多酚稍低于勐库冰岛茶34.7%,高于镇康马鞍山茶含量的30.0%(茶多酚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味苦涩,是形成茶叶滋味的重要成分之一,与茶叶滋味浓爽、收敛性成正相关);氨基酸含量4.11%,稍低于冰岛茶的6.34%,但也远高于云县氨基酸的2.6%(氨基酸,主要指茶叶中的含氮物质,是茶叶中主要的鲜爽味物质。制茶过程中,鲜叶中的部分蛋白质水解为氨基酸,氨基酸与茶汤鲜爽度呈正相关);咖啡碱含量2.88%略高于勐库冰岛茶(咖啡碱是茶叶中的特征性物质,味苦,对人体具兴奋提神作用,以芽和嫩叶中含量较高)

所以昔归茶风味,呈现出闷泡有苦底,但不重。常规冲泡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尾水中苦略出的特征;香气并不高扬,茶汤甜、清润而涩突出、汤质饱满的特点,与一般凉甜风味为主的临沧茶大不相同。

那么昔归茶,为何如此出众,内质丰厚、气韵足?

首先,昔归茶所属的邦东大叶种为国家良种。《临沧风物志·名茶篇》中记载:1982年,国家农科院茶科所联合云南省茶科所,到邦东调查茶叶品种资源,证实临沧大叶茶原生地为临翔区邦东乡,茶叶品种均为云南大叶种群体。采摘邦东茶“一芽二叶”进行典型成份测定,含茶多酚34.73%,氨基酸3.29%,咖啡碱4.61%,水浸出物49.49%,极为优良,国家茶科所即将邦东大叶种列为国家优良品种。尽管,这些年来伴随昔归知名度的提升,昔归茶质有了细微的差别,但优越的内质始终没有太大改变。

其次,我们来看昔归茶区茶树生长环境。

人常说“高山云雾出好茶”,这句话特别适合昔归村所在的邦东乡。这里脚踩澜沧江,地处大雪山东麓(阳坡)。最低海拔750米,最高海拔3429.6米,垂直气候变化明显。从澜沧江边蒸腾而上的“邦东云海”往往午后乃至下午两点才会散去,以至于邦东乡全年霜期达340天。云雾饱含水汽滋润茶树,太阳穿过厚厚的云雾照下形成茶树非常喜欢的漫射光,正是陆羽《茶经》中极宜茶树生长的“阳崖阴林”,光合作用强而呼吸作用弱,利于叶绿素、氨基酸、糖类积累,因此邦东茶色深,内质清凉、甜润。

但昔归村却是一个特例,昔归古茶园是云南成规模的古茶园中海拔最低的古茶园。昔归村地处澜沧江河谷一带,海拔才750米,茶树多分布于半山一带,海拔900-1000米,混生于森林草木之间,生态同样优良,但昼夜温差并不那么大,少了些氨基酸却多了些因热量积累出了丰厚的多酚类物质。同时,茶树与其他植物一样,要从环境中获取必需的营养元素,从空气和水中吸收碳、氢、氧,从土壤中汲取其他元素。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高的茶园里的茶叶水浸出物、咖啡碱、茶多酚等内含物质相对较高,表现出高香、味浓、耐冲泡的品质特征。昔归茶园正是如此。

因此昔归茶相比其他以甜、柔、凉著称的邦东茶多了一份气韵,汤体细腻轻盈,而汤质饱满、气韵深厚,不止于香甜。可谓临沧普洱茶(普洱茶生茶)中“柔中带刚”的典型代表。所以很多茶友称其为“临沧班章”,喝过就深有体会。

综上所述,昔归茶卖相和品质形成的原因也就一目了然了。

昔归茶,口感特点及其误区

很多人用“霸茶”“霸气”“浓酽”“茶气强”等字眼形容昔归茶,很容易让人误会为它是苦涩的或者口感刺激性比较强,其实不然。昔归茶,用四个字形容最为贴切即“柔中有刚”。

太璞详解昔归茶口感(基于真正、生态好的基础上)则为:草木清香纯净、持久,新茶茶汤黄绿清亮,汤体轻盈细腻而不觉淡薄,入口即甜,涩明显而化快,生津回甘感觉明显,饮后方觉气韵之深厚可令腹背发热,通体微微出汗,体感明显。(昔归古树茶冲泡出来的茶汤,除有以上特点外,一般都很有“内涵”——会有极细微的悬浮物在里面,但不会有如油脂类漂浮物。)

太璞“风入松”选用昔归村野放大小树混采的一芽二三叶制成,没有任何撒面,里外一口料,层层剥开都可以看到银白芽毫满布。真实品质,可以作为昔归档案留存或者学习标准样去认知昔归茶。

本文由普洱中国商城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公众号:普洱文化

昔归茶的特点

昔归茶的特点

1、喝到昔归的茶,独特的兰香间又有清甜的糖香,在茶汤间浮动绵延。喝昔归茶,香甜醇厚的汤感,丝丝分分,散发着幽美绵长的香韵,仿佛诠释着那经年长久的时光。

2、用昔归的水泡昔归茶,可能因为是刚采摘的春茶的缘故,茶还带着青气,青气间又携带着淡淡的清香。把茶汤含在嘴里,茶汤饱满,润滑,在唇舌间流动,然后顺喉而下,清凉舒爽。苦中带甜,但苦味又瞬间化开,转为甘甜。

3、昔归茶是很有性格的。从茶汤入口的一刻,它便用那特有的、高扬的香气宣示:"我就是昔归,一饮便可知晓,无可替代!"没有半分掩饰,昔归古树茶,就是这般绽放、直率、爽朗。

4、茶气强劲饱满,汤感柔滑甜醇,香气极其馥郁绽放,浓郁而张扬,香气、口感辨识度都非常高;茶性亦独树一帜,回甘时间长而滋味佳,几十开后仍显清甜淡雅。

5、山野气韵显著,香气为花香型,但非常独特,辨识度高,高扬显锐,绽放而极富张力。汤感油润粘稠,水路细腻顺滑,香气馥郁绽放,滋味醇厚甘甜,回甘韵味悠长,甜韵明显。

6、昔归茶前期较为含蓄,后期逐渐显现愈发强烈充足,饱满而长久;生津迅速、持久,自双颊起,蔓延至舌面与喉间,甜度高,喉间为蜜甜,回甘好。

7、滋味鲜爽甘甜,没有丝毫的苦涩味,茶气强劲饱满,浓烈张扬,回甘迅速明显,香气高锐,汤感厚重,滋味浓厚甜醇。

8、两颊与舌底生津明显,花果香、冰糖香显现,汤感越发稠糊,滋味开始变得甜润馥郁,水路细腻,喉韵持久;十数开后,滋味仍然香甜滋润,喉韵深远,回味清幽而厚重,回甘和水甜味令人舒适,饮至此时,由于茶气强劲的缘故稍有微醺之感。

昔归普洱茶的特点

昔归古树茶特点有:入口即香,无杂味。

昔归古茶树外形有些类似于藤条茶,应该也是采取过类似于藤条茶的采摘和方式所导致的,这样能够使得茶树养分更为集中的供给芽叶,使昔归茶鲜叶看上去较为肥壮厚实,有利于优质茶叶的形成。不过,这也使得昔归茶产量较低。

昔归古树茶汤色金黄透亮,入口即香,无杂味,味甘;三泡后回甘更明显,香气高锐,两颊与舌底生津,舌面感觉微涩,化得很快,四泡至六泡,香气如兰。茶汤入口,就能感受到茶香与茶汤的高度融合。茶汤香气内敛,却在茶汤入口之后能从喉咙里冒出来,不仅持续时间长。

昔归古树茶出众而独特的风格滋味得以形成,是纬度、海拔、土壤、气候、水源、生态环境,以及昔归古茶树树龄、培植方式、加工工艺等特殊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缺一不可。加之昔归茶产量并不高,得之不易,所以近几年较为受茶友推崇喜爱。

芽头小,短,细,脆,不显毫。不如班章漂亮,老班章芽头肥壮,显毫。无背毛昔归茶背面没有绒毛,很稀少,就算是春茶也是如此。老班章绒毛浓密,厚实。

昔归古树茶口感有什么特点

昔归茶包含了昔归村周边和忙麓山所产茶品,但忙麓山所出茶品是昔归茶中品质最好的,称为“昔归忙麓茶”,因此忙麓茶代表着昔归茶的典型特点。

忙麓山的泉水,当地人称“羊肝石水”,是冲泡忙麓茶的首选,当然在当地泡普洱也别无选择。用当地的水冲泡,效果最佳,即使是云南普洱茶生茶也变得熟了许多,其茶水的苦涩味减少,回甘依旧;此时来一杯忙麓茶,顿感喉咙滋润,口舌生津,特别是那久久的回味,即使你现在只喝一杯白开水,口中总有云南忙麓茶的回甘,就如同吃过橄榄之后再喝水,“回味甜”让你美不胜收。

忙麓茶与其它云南大树茶相比,主要区别在于入口淳和滋润、回甘持久,杯底留香持久,三四泡后更觉爽口,其香不减,其甘不减,苦涩皆无,特别适宜不会喝高浓度云南普洱茶生茶者品赏。就算是只喝茶,不品茶,云南忙麓茶喝到一定时候,其“霸强”性逐渐显露,去喝其它茶便觉“不堪入口”,总有 “黄山归来不看山”之感。

常常有人说昔归是“临沧班章”,可能是指“价格”吧,发现昔归与老班章,完全是两种风格,各有千秋,老班章过于刚烈,昔归就幽雅多了,前面数泡,滋味很饱满、强劲,较适合男性品饮,后面数泡,兰韵,冰糖香,女性品饮就很舒服了。

昔归和冰岛的区别:

昔归忙麓山古树茶与冰岛寨古树茶同是勐库种的延续,茶味一样,昔归入口稍涩,而冰岛呢,入口苦涩度低,杀青好的几乎无法察觉出来。

冰岛入口茶汤粘稠度高,而昔归呢入口水路细腻;冰岛给人的感觉是柔从入口就有,而昔归的茶气却好很多,相比昔归与冰岛,生津表现昔归忙麓山略胜一筹。

昔归普洱茶的特点:

汤色明亮清澈、香高气扬、滋味微涩甘甜,喉韵沉香鲜爽、茶气醇厚、回甘生津的特点。昔归茶内质丰富十分耐泡,茶汤浓度高,滋味厚重,香气高锐,茶气强烈却又汤感柔顺,水路细腻并伴随着浓强的回甘与生津,且口腔留香持久。

品饮感受:

开汤,汤色淡黄清亮,入口即香,无杂味,味甘;三泡后回甘更明显,香气高锐,两颊与舌底生津,舌面感觉微涩,化得很快;四~六泡,香气如兰,冰糖香渐显,水质较粘稠,重手泡后苦现,较轻,易化;七泡后汤色几乎未变,淳厚,更佳,尚微涩,喉韵深,回味悠长;十泡后水渐淡,甜味稍减,回甘好,冰糖香尚存。

昔归古树茶有哪些特点 昔归古树茶的特点介绍

1、昔归古树茶汤中藏香、生津迅速、回甘彻底。茶汤入口,就能感受到茶香与茶汤的高度融合。茶汤香气内敛,在茶汤入口之后能从喉咙里冒出来,不仅持续时间长,而且清幽、自然和悠远。入口即生津,从茶汤入口散开于口腔,生津随即而来,而且源源不断。昔归茶不仅生津快,回甘也快。生津过后,随即产生回甘。回甘开始,整个口腔内有的都是甜润感,没有一丝苦涩附着于舌面,昔归茶汤从回甘一开始,苦涩就彻底结束,没有舌面附着感,整个口腔有种甜润的感觉。

2、昔归忙麓山位于临沧市临翔区最东面的邦东村民委员会辖区,距邦东村12公里。忙麓山风光秀丽,自然景观十分迷人。土壤为澜沧江沿岸典型的赤红壤,森林植被为亚热带季雨林,林间常见红椿、香樟、大叶榕、牛肋巴、橄榄、野生芒果等植物。开汤,汤色淡黄清亮,入口即香,无杂味,味甘;三泡后回甘更明显,香气高锐,两颊与舌底生津,舌面感觉微涩,化得很快;四到六泡,香气如兰,冰糖香渐显,水质较粘稠,重手泡后苦现,较轻,易化;七泡后汤色几乎未变,淳厚,更佳,尚微涩,喉韵深,回味悠长;十泡后水渐淡,甜味稍减,回甘好,冰糖香尚存。

相关文章

昔归茶简介(昔归古树茶简介)

本文目录一览: 1、昔归普洱茶的昔归普洱茶的特点 2、昔归——古树茶村不为人知的秘密...

茶叶问答 2025-09-26 阅读 评论0

岩槛(岩槛图片)

河床地貌及河床相堆积物 沙洲是心滩稳定之后,进一步堆积露出水面的堆积地貌。(四)河床相堆积物 河床堆积物形成于常流水、流速快、流动...

茶叶问答 2025-09-26 阅读0 评论0

砖茶(砖茶保质期一般多长时间)

砖茶是什么茶 砖茶是黑茶,后发酵茶,砖茶是紧压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以茶叶、茶梗等为原料,经过渥堆发酵、压制成的块状茶,根据原料和...

茶叶问答 2025-09-26 阅读0 评论0

陈茶(陈茶的功效与作用及用途)

怎么判断茶叶是否陈 看茶色泽;外观上,我们可以看茶是否发生了霉变,如果过期霉变,茶叶通常会色变发白。而像新鲜的干茶一般色泽较鲜艳、...

茶叶问答 2025-09-26 阅读0 评论0
网站地图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