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农残(茶叶农残问题到底有多严重)

访客 2025-10-13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本文目录一览:

如何避免茶叶的农药残留?

(1)农药的合理使用 根据农药性质及病虫的发生规律,合理使用农药,以最少的用量获取最大的防治效果,既能经济用药,又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这需要从对症下药、掌握正确施药量、提高药效、降低用量、合理混用农药、合理调配农药几方面入手。

根据欧盟2003—2008年的标准,阿维菌素、杀螟丹(巴丹)乐果、氧乐果、四螨嗪(阿波罗)、甲氰菊酯、喹硫磷、除虫脲、噻嗪酮(优乐得)和哒螨酮(哒螨灵)等9种农药的标准非常严格,因此在出口茶叶生产基地上应停止使用。乐果和氧乐果由于水溶性较高,在茶叶中的残留农药在泡茶时会大部分被浸出,因此应停止使用。乙酰甲胺磷由于在茶树上会氧化代谢成甲胺磷,欧盟标准为0.01毫克/千克,因此在茶叶生产上应停止使用。

(2)农药的安全使用 制定农药在茶叶中的最大残留允许量、制定安全间隔期、禁用高残留农药、制定安全使用标准,提高科学用药水平。

(3)采用避毒措施 改进栽培制度,加强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等措施,实施茶园病虫害综合治理,减少农药的污染。

(4)发展环境友好型农药 从生产源头抓起,大力倡导使用生物农药(包括微生物、植物源、矿物源农药),在抑制病虫为害的同时,减少对茶叶及其园区生态环境的污染。

(5)加强农业防治,开展生物防治,配套物理防治,协调化学防治,实施茶园病虫草害的综合治理。

茶叶上有大量的农药残留吗?买茶时怎么辨别?

1,关于茶叶上有没有农药。答案是肯定有。为了除去害虫、除草等目的,茶农肯定要喷洒农药,如莠去津、吡虫啉、哒螨灵、腐霉利、乐果、菊酯类、咪鲜胺等。我们实验室就有检测茶叶中农药的项目。但是如众位所知,“有农药残留”和“残留量超标”的性质完全不同。农田里使用的农药都会经过毒理学试验、风险评估等方法,对各种农药规定一个足够安全的限量标准。农药量在限量标准之内的,理论上来讲都是足够安全的。另外,为了打压中国茶叶出口,国外尤其是欧盟把茶叶的残留限量规定得没有道理的低,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茶叶的安全性。当然,监管出现问题,农药残留超标的不合格茶叶流入市场,那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2.关于残留农药的风险。茶叶中的农药残留水平和茶水中的含量不是一回事。事实上,很多农药都是脂溶性的,吸附在茶叶的组织上,不易迁移到茶水中。目前在茶叶生产中推广使用的农药,多是水溶解度极低的农药品种。推广使用的农药进入茶汤中的含量一般只有1%左右。那么,按一天13克这个世界上平均最高的茶叶消费量来算,即使这些茶叶有一点农残超标,真正随茶汤喝下肚子的也微乎其微。所以,只喝茶水,不嚼茶叶,就进一步大大降低了茶叶农药残留的风险性。

3.关于重金属残留。主要是铅的问题。铅大多是来自土地中的矿物质。因化肥使土壤酸化,它就游离出来,被茶树吸收。另外,汽车尾气中含铅,随空气飘移,落到茶叶上。一些在风景区的产茶区,特别是汽车来往多的,茶叶含铅量较高。长期引用铅含量超标的茶有造成对人体的危害的风险。但是,同上文提到的脂溶性农药一样,铅在平时冲泡时,是几乎不溶于茶汤中的,而且在两小时内,用普通水冲泡的茶叶,所含的残留成分大部分都泡不出来。综上所述,为了尽可能降低茶叶中农药、重金属残留带来的风险性,建议

(1)从正规渠道购买茶叶;

(2)只喝茶水,不嚼茶叶;

(3)不要长时间不换水。

茶叶有农药残留吗

一般很多茶农为了产量,都会打农药的。而这个茶叶是否有农药残留,好难辨别的。所以,想要喝到安全无农药的茶叶,而且为了尽可能降低茶叶中农药、重金属残留带来的风险性,建议你可以到待客九品预定茶叶,茶树下放养跑山鸡,虫害较少,严格控制质量。不过待客九品每年的茶产量较少,都是需要提前预定的!

另外,在茶叶的冲泡过程中,洗茶醒茶过程中高温水的冲泡会让农残失去活性,一小部分能在短时间内溶于水的农残会被滤去,本来微乎其微的农残经过这些程序也就去得差不多了,而且在两小时内,用普通水冲泡的茶叶,所含的残留成分大部分都泡不出来。所以,还是定制茶叶喝比较安全可靠。

金鱼真的可以检测出茶叶中的农残吗

近日,一条关于金鱼可检测”茶叶农药残留的视频引发了关注。据《重庆晚报》介绍,这个视频显示,一实验者分别用3个茶杯放置绿茶、花茶和黑茶,并逐一往里面放金鱼。可以看到金鱼进入绿茶和花茶后,在杯中快速游来游去,没过多久就出现翻白、死亡的现象。但在黑茶里的金鱼却一直处于比较平静的状态,并没出现什么状况。就此,有人称,这是因为绿茶、花茶上有农药残留,所以金鱼才很快死亡。那么,事情的真相真的如此吗?

事实上,这种说法并不靠谱,小金鱼的死跟传言中提到的农药残留”并无关联。这种看似直观生动的实验,也根本无法检测茶叶上是否真的有农残。那么金鱼为何会死亡呢?

一方面,据《新民晚报》报道,金鱼在绿茶、花茶中死亡,可能是因为茶水中含有一定的茶多酚,茶多酚会对小金鱼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小金鱼无法抵抗。相比黑茶而言,绿茶和花茶中的茶多酚含量较高,因此绿茶和花茶中的小金鱼反应可能会更明显一些。

另一方面,茶皂素会通过破坏鱼鳃的上皮细胞进入鱼鳃血管,使细胞膜通透性发生改变,最终导致金鱼死亡。黑茶中的金鱼逃过一劫,则是因为黑茶是发酵类茶叶,在发酵过程中,茶皂素会消耗很多,但长时间放置在黑茶中,金鱼也有可能死亡。浙江大学农学院副院长、茶学系副系主任、博士生导师王岳飞接受《北京晚报》采访时表示,虽然茶皂素杀鱼干净利索”,但是对人没什么害处。

需要注意的是,朋友圈流行的这类简易实验”,虽然看似有效,但缺乏基本的科学常识,并不可信。公众还是应该参考权威的信息来源,小心陷入商家的营销陷阱。另外,也不用过于担心茶叶农残的问题。根据农业部每年对全国茶叶质量安全进行的例行监测,近3年茶叶农药残留监测合格率分别为97.6%、99.4%和98.9%,表明市场上的茶叶安全是有保障的,不合格的茶叶只占极少的部分。

茶叶有农药残留么

茶叶是否有农药残留,一般都是看什么品种的茶叶;或者送去检测才知道。

很多人泡茶不喝头茶,担心会有灰尘、农药残留,通常讲这叫洗茶。其实,茶叶如果是有农药残留了,这样做也是没什么帮助去除到农药残留的。所以,最好还是购买到无农药残留的茶叶才对,待客九品的不错,我一般都是在这里预定茶叶!

此外,品质好的茶叶,基本没有农药残留。品质差的茶叶,喝茶等于喝农药。切记!

茶叶农残检测项目有那些

茶叶农残检测项目:茶叶农残超标的食品安全事件,在我国也是屡见不鲜。茶叶分散式种植模式也让农药残留成为突出性问题。我国对茶叶农残检测的食品安全问题,也建立起系统的标准体系进行规定。像GB2763-2019、GB2763.1-2018、GB23200.26对应茶叶中各类农药的限量、检测方法都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一、茶叶中有机杂环类农药残留检测

茶叶中的有机杂环类农药残留检测项目主要是莠去津、乙烯菌核利、腐霉利、氟菌唑、抑霉唑、噻嗪酮、丙环唑、氯苯嘧啶醇、哒螨灵等农药残留的检测。具体检测方法就是想将茶叶磨碎进行试样制备,然后通过使用丙酮一正己烷提取相关的农药残留,之后使用活性炭小柱依据中性氧化铝小柱进行净化,最终被测物会被丙酮一正己烷洗脱。

二、茶叶中有机氯类农药残留检测

茶叶中有机氯类农药残留检测种类主要有六六六及异构体、滴滴涕及异构体及弄型物、七氯、环氧七氯、艾氏剂、异狄氏剂、六氯苯等。检测方法也是先制备试样,然后用丙酮一正己烷进行提取,不同净化处理使用的是弗罗里硅土-活性炭,然后使用配有电子俘获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进行测定,定量方法使用内标法。

三、茶叶中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检测

茶叶中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检测种类主要如下

1、乙撑双二硫代氨基甲酸盐:代森锌、代森锰、代森锌锰、代森钠、代森联;

2、甲基乙撑双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甲基代森锌;

3、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盐)类:福美双、福美锌、福美铁

茶叶中乙撑双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和甲基乙撑双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农药残留检测方法:主要将试样在碱性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液中转化为水溶性钠盐,加入离子对试剂后,用碘化甲烷进行甲酯化反应,固相萃取柱净化,甲醇洗脱,洗脱液浓缩至干后,乙腈-0.1%甲酸溶液溶解残渣,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测定,外标法定量。

茶叶样品中残留的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盐)类农药残留检测方法:将试验用乙腈提取,加入碘化甲烷甲酯化试剂生成甲酯化衍生物,采用无水硫酸镁和石墨化碳极性填料分散固相萃取净化,样液浓缩至干后,乙腈-0.1%甲酸溶液溶,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测定,外标法定量。

四、茶叶中有机磷类农药残留检测

茶叶中有机磷类农药残留检测种类主要有敌敌畏、甲胺磷、乙酰甲胺磷、乐果、敌百虫、氧化乐果、甲基对硫磷、毒死蜱、杀螟硫磷、喹硫磷、杀扑磷、乙硫磷、三唑磷等茶叶中有机磷类农药残留检测方法:先制备试样,然后将试样放入水中浸泡,然后使用乙酸乙酯和乙酸乙酯+正己烷溶液进行提取,通过活性炭进行净化,之后用配备火焰光度检测器的气息色谱仪进行测定,定量方法使用外标法。

五、茶叶中吡唑、吡咯类农药残留检测

茶叶中吡唑、吡咯类农药残留检测种类主要有唑螨酯、硫化氟虫腈、氟虫腈、氟虫腈砜、溴虫腈、氟硅唑、野燕枯、吡草醚、吡螨胺、唑虫酰胺等。检测方法主要将制备后的试样放在 剂萃取仪(ASE)中用乙酸乙酯-正己烷混合溶剂提取,然后使用ENVI-Carb/PSA复合固相萃取小柱净化,之后用气相色谱串联四极杆质谱仪测定,定量方法使用外标法。

相关文章

三角粑(三角粑的米浆做法和配方)

三角粑是用什么发酵的 准备好原材料。温水里加入白糖和酵母,搅拌均匀。加入粘米粉搅拌均匀。静置发酵至原来的5倍。电饼铛均匀刷上一层油...

茶叶知识 2025-10-13 阅读1 评论0
网站地图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