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茶菜品种
1、艾氏香茶菜:艾氏香茶菜,别名: 特丽莎、莫娜紫、莫纳熏衣草、距花、吸毒草,脣形科香茶菜属植物,是由非洲克斯顿保斯彻植物园的园艺师罗杰·贾克斯于20世纪90年代晚期培育出来的杂交品种。艾氏香茶菜是灌木状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0.75m,能形成茂密可爱的丛生状株型。
2、艾氏香茶菜,原名艾克伦香茶菜,又叫莫娜紫香茶菜,是唇形科马刺花属植物。引种自海外,是国内新兴的盆栽开花植物。长势强劲,极易成活,能在短时间内爆盆,且花期极长。在花卉市场里逛,总会遇到令人惊艳的品种。
3、一抹香是唇形科香茶菜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它适宜生长在光照充足的环境中,有利于其合成叶绿素,且一抹香可以通过扦插的方法进行繁殖,需要剪取一段长势良好的枝条,再将其插入到土壤中,并且在一抹香生长期需要追施磷钾肥料。
4、艾氏香茶菜 ‘莫纳熏衣草’ 科:脣形科 俗名:距花,莫纳熏衣草(英),muishondblaar(非) 这种花是艾氏香茶菜的一个园艺观赏品种,品种名称叫莫纳熏衣草.性喜温暖湿润、半日照环境(12小时日照或更少日照有利于开花),略耐寒如地上部分枯萎,只要根部保护的好,来年会重新生长。
5、品种特性:川藏香茶菜是一种植物品种,其种子天生具有较高的含油量。不同植物品种的种子含油量会有所差异,有些品种天生就富含油脂。生长环境:种植川藏香茶菜的生长环境对其种子的含油量有影响。适宜的土壤、气候和养分供给等因素会促进植物的生长和代谢过程,进而导致种子中油脂的积累增加。
6、艾氏香茶菜是一种灌木状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皱叶留兰香属多年生的草本植物,而且可以采摘较嫩的枝叶用来制成香料。香蜂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该品种植株的高度一般能达到半米左右,带有一股淡淡的清香气味,类似于柠檬味,且香蜂草的叶片可以食用,适宜与糖、蜂蜜、柠檬片等搭配食用,口感香甜。
香茶菜又叫什么名字
1、一般地方不同香茶菜会有不同的称呼,比如在广西就会叫做蛇总管,而在其他一些地区就会把香茶菜又叫山薄荷或者溪黄草,又或者是母猪花头,且香茶菜属于多年生的草本植物,一般会采摘嫩叶部位来食用的,香茶菜属于夏秋季的一种蔬菜,一般会在春季种植,等到夏季的6-10月份时,就可以采摘了。
2、香茶菜·中药材·版本一学名: Rabdosia amethystoides (Benth.) Hara 别名:铁棱角、铁钉角、蛇总管 形态特征:唇形科香茶莱属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茎高0.3-5米。叶片卵形至披针形,长0.8-11厘米。聚伞花序多花,组成顶生、疏散的圆锥花序,花冠白色,上唇带紫蓝色。小坚果卵形。
3、中文名:特丽莎香茶菜 别称:梦幻紫、紫凤凰、梦娜薰衣草等 拉丁学名:Plectranthus ‘Mona Lavender’科属:唇形科香茶菜属 产地分布:南非 特丽莎香茶菜是一种生长迅速,灌木状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芳香植物,可驱蚊。株高0.75m,能形成茂密可爱的丛生状株型。
香茶菜的种植方法
1、播种:将香茶菜的种子均匀撒在土壤上,然后用轻柔的方式覆盖一些土壤,使种子与土壤接触。每平米种植200-300克种子,种子之间相隔3-5厘米。维护生长环境:种植期间需要适时浇水、松土,并施以适量的有机肥料。
2、艾氏香茶菜的养殖方法 土壤:艾氏香茶菜的养殖土壤最好是选择疏松透气、排水良好的;温度:艾氏香茶菜适宜在0-30℃左右的温度下生长;浇水:按照艾氏香茶菜的生长情况进行浇水,夏季炎热时可一天浇一次;光照:放置在有充足散射光的地方养殖。
3、澳洲香茶菜的栽培管理:选土与定植:澳洲香茶菜栽培较容易。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以疏松肥沃的沙壤土为好,盆土可配制营养土。定植时,每盆1株或几株。浇水与施肥:澳洲香茶菜对湿度、水分要求不大严格。要经常保持盆土湿润,温度高时,可喷水。并可忍耐短时间缺水。
4、土壤:需要选择土质疏松、透气性好、富含有机物质、呈中性的土壤。光照:需要将植株放置在阳光充足的地方,生长期要多晒太阳。浇水:浇水不需太勤,土壤干了浇一次透水即可。温度:需要控制在18~22℃之间,夏季要做遮阴措施。注意事项:每两年换土一次,定期修剪、防治虫害。
香茶菜(一种美味清爽的蔬菜)
1、香茶菜,又名菜心、菜薹,是一种常见的蔬菜。它的形状像芦笋,但比芦笋更细,口感清爽,营养丰富,是一种非常健康的食材。香茶菜的英文名是BokChoy,源于中国南方的一种蔬菜。
2、一般地方不同香茶菜会有不同的称呼,比如在广西就会叫做蛇总管,而在其他一些地区就会把香茶菜又叫山薄荷或者溪黄草,又或者是母猪花头,且香茶菜属于多年生的草本植物,一般会采摘嫩叶部位来食用的,香茶菜属于夏秋季的一种蔬菜,一般会在春季种植,等到夏季的6-10月份时,就可以采摘了。
3、香茶菜的功效与作用:清热利湿、活血散瘀、解毒消肿:香茶菜是一种中药材,具有凉性,可以用于治疗湿热黄疸、淋症、水肿、咽喉肿痛、关节痹痛、痔疮、跌打损伤、毒蛇咬伤等症状。内服外用皆可:香茶菜可以内服也可以外用,但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辨病、辨证的来用药,在医生的处方的指导下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