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猴魁茶属于什么茶
猴魁茶属于绿茶。
猴魁茶又称猴魁,茶性偏寒不经发酵,是一种汉族传统名茶。
猴魁的产地为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猴坑、猴岗一带,其制作工艺为采摘、拣尖、摊晾、杀青、布野携尖、排版、烘压、烘干等工序,制成的太平猴魁干茶扁平壮实,两叶抱一芽,色泽明亮,口感鲜爽醇厚,回甘生津。
太平猴魁的特征是外形两叶抱芽,扁平挺直,自然舒展,白毫隐伏,有“猴魁两头尖,不散不翘不卷边”的美名。叶色苍绿匀润,叶脉绿中隐红,俗称“红丝线”;兰香高爽,滋味醇厚回甘,汤色清绿明澈,叶底嫩绿匀亮,芽叶成朵肥壮。
其成品茶挺直,两端略尖,扁平匀整,肥厚壮实,全身白毫,茂盛而不显,含而不露,色泽苍绿,叶主脉呈猪肝色,宛如橄榄。
猴魁茶的冲泡方法:
材料准备:直形玻璃杯、盖碗或紫砂大壶,茶叶,开水。模拿
1、选择一个直形玻璃杯或盖碗、紫砂大壶的冲泡杯具,这样利于冲泡时茶叶充分在水中舒展。
2、取3-5克茶叶放入冲泡杯具中,为起到更好的颂码伏欣赏效果可将茶叶的根部统一朝下放进。
3、然后冲入90摄氏度左右的开水,第一次冲泡不宜加太多,一般三分一就可以了,稍等片刻让茶叶慢慢地舒展开来,浸出茶香。
4、待茶叶舒展得差不多时方可加入第二次开水,等几分钟,待茶汤温度降到适宜便可以进行饮用了。
猴魁茶叶产地在哪里
猴魁茶产于安徽太平县(现改为黄山市黄山区)一哗闹带,汪谨为尖茶之极品。
清咸丰六年(1856),现六百里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郑中明的先祖郑本魁就在麻川河畔的六百里山中开出一块茶园,生产出扁平挺直、鲜爽味醇且散发出阵阵兰花香味的“尖茶”,冠名“太平尖茶”。
猴魁茶界普遍认为“太平尖茶”是太平猴魁的前身。而六百里猴魁由于自郑本魁先生亲自传承,一直以来都代表着太平猴魁的最高水准。
猴魁茶的传说
猴魁茶的茶树生长在安徽九华山附近的太平县内,那地方层峦叠嶂,忽晴忽雨,朝晖晚霞,温湿得宜。乱陵罩关于猴魁茶这一名茶问世的经过,当地有这么一段传说:太平县原有一个叫猴坑的村子,村里有一位老茶农名叫王魁。这个人不仅擅于炒茶,而且善能识茶,更兼博物多知,头脑灵活,他早就看中山颠上的野茶树,很想拿它制成好茶。
无奈那地方山陡路险,难以攀缘,以致这一心愿一直无法实现。一日,他见群猴在山颠的茶树间追逐嬉戏,不觉大喜,心想,何不驯练猴子采茶呢。
于是他在采茶、炒茶之余暇,便选定几只猴子驯练它们上山采茶的本领。经过一段时期的驯练,到了采茶季节,王魁便带着受驯猴子到悬崖之下,让它们背上布袋,攀缘悬崖去采茶了。王魁将猴子采得的茶叶,仔细挑选、精心炒制,所以茶香独特,不同凡响。
黄山猴魁
黄山猴魁泡饮方法
黄山猴魁产于黄山区(原太平县所以也叫太平猴魁);新明乡猴坑一带的猴坑、猴村、颜家三个自然村。
猴魁最好放在玻璃杯中用沸水冲泡,可以欣赏它美妙的姿态。
太平猴魁都是两叶抱一芽,平扁挺直,不散,不翘,不曲,俗称"两刀一枪",素有"猴魁两头尖,不散不翘不卷边"之称。叶色苍绿匀润,叶脉绿中隐红,俗称"红丝线"。 全身披白毫,含而不露,入杯冲泡,芽叶成朵,或悬或沉,在明澈嫩绿的茶汁之中, 似乎有好些小猴子在对你搔首弄姿呢。品其味,则幽香扑鼻,醇厚爽口,回味无穷,可体会出"头泡香高,二泡味浓,三泡四泡幽香犹存"的意境,有独特的"猴韵"。
黄山的太平猴魁有什么特点,怎么区分
太平猴魁产于黄山北麓的黄山区,由于产地低温多湿,土质肥活,云雾笼罩,故而茶质别具一格:茶芽挺直,肥壮细嫩,外形魁伟,色泽苍绿,全身毫白,具有清汤质绿、水色明、香气浓、滋味醇、回味甜的优秀特征,是尖茶中最好的一种。
太平猴魁的品质特征:知碧芦其成品茶挺直,两端略尖,扁平匀整,肥厚壮实,全身白毫,茂盛而不显,含而不露,色泽苍绿,叶主脉呈猪肝慧碰色,宛如橄榄;入杯冲泡,芽叶徐徐展开,舒放成朵,两叶抱一芽,或悬或沉;茶汤清绿,香气高爽,蕴有诱人的兰香,味醇爽口。其品质按传统分法:猴魁为上品,魁尖次之,再次为贡尖、天尖、地尖、人尖、和尖、元尖、弯尖等传统尖茶。
太平猴魁 太平猴魁的采摘在谷雨至立夏,茶叶长出一芽三叶或四叶时开园。 “太平猴魁”的色、香、味、形独具一格,有“刀枪云集,龙飞凤舞”的特色。
每朵茶都是两叶抱一芽,平扁挺直,不散,不翘,不曲,俗称“两刀一枪”,素有“猴魁两头尖,不散不翘不卷边”之称。叶色苍绿匀润,叶脉绿中隐红,俗称“红丝线”。
全身披白毫,含而不露,入杯冲泡,芽叶成朵,或悬或沉,在明澈嫩绿的茶汁之中,似乎有好些小猴子在对你搔首弄姿呢。品其味,则幽香扑鼻,醇厚爽口,回味无穷,可体会出“头泡香高,二泡味浓,三泡四泡幽香犹存”的意境,有独特的“猴韵”。
黄山茶叶六百里品牌,黄山茶叶中的六百里太平猴魁属于中国十大名
近年来,六百里公司始终把公司的发展建立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上。
该公司在科技平台建设和茶叶技术创新、运用等方面做了以下工作。一是组建了公司技术队伍。
2006年,该公司开始聘请技术顾问, 2008年公司又成立技术组,由太平猴魁专家、全国农业高评委李杰生同志任首席技术顾问,成员有高级评茶师郑中明、曾在区科委工作的吴元俊和曾在区科协工作的李建华。经区民政局批准,该公司于2008年8月成立了“黄山区太平猴魁茶业研发中心”,该中心坐落于工业园区中的“六百里猴魁工业基地”,现已建成柿大茶品系园和育种基地,并预留和平整了5亩土地即将动工建设专家楼和化验检测中心楼。搭带
二是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结合。⑴、今年2月,该公司与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签订了《产学研结合框架协议》,双方建立了长期的、战略性的产学研结合关系。
学院向“六百里猴魁工业基地”授牌“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产学研基地”,在该基地建立了“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学生教学实习点”,该学院还担任公司的科技项目顾问,为公司提供决策咨询和信息服务。今年4月份接受了30名安农大学生在基地实习。
⑵、10月份,该公司与湖南省农科院茶科所互访接洽,达成合作开展茶树育种协议。⑶、最近,该公司作为太平猴魁茶业的唯一代表,接受安农大邀请参加即将成立的由全省14家科研院所和茶叶企业组成的“安徽省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三是加强技术创新和新技术运用。⑴、太平猴魁茶一直是大把装进塑料袋,体积大,形象差,且体现不出“扁平挺直”的产品特征。
2002年,该公司首创“苗根顺放、枝枝理齐”包装法,并根据茶叶不同香型、外形和滋味分等分级,进行标准包装,以适应不同消费群体的需要,设计了富有徽文化韵味的系列包装,该项技术于2003年获黄山市科技成果二等奖,并很快得到推广,使猴魁茶价格飙升。⑵、食品安全是猴魁茶的生命,茶区一家一户生产、制作,难以保证产品有机化、清洁化。
为此,该公司成立专业合作社,从源头抓起,以资金补贴形式,督促社员户和订单户安全防虫和使用油菜饼肥、青草压青等有机肥,并在开园前对他们的鲜叶中的农药残留量进行逐户化验检测;2008年,该公司在“六百里猴魁工业基地”建设了GMP10万级净化水平的生产加工车间,保证了产品的有机化和清洁化。⑶、目前,采茶、制茶用工日益紧张,劳务成本也越来越高,劳务问题已经成为瓶颈,阻碍着猴魁茶的产业化和产品生产的标准化,2008年7月始,该公司开始猴魁茶生产线的研发,该设备台时产量可达35公斤,虽然该生产线在杀青中还存在不完善之处,但他们有决心在专家的指导下继续改进,直至成功。
⑷、柿大茶是生产猴魁的最佳品系,但是,群体中良莠不齐,形态、香气、持嫩性都各不相同,尤其是由于猴魁茶适采期短,单产难以提高。2002年,该公司在仙源建立8亩柿大茶母穗园和苗圃,几年来选出了柿大茶1号、5号、6号和23号等几个优良品系,通过扦插繁殖,已经在猴村、大坪基地生产中应用。
下一步将采取有性杂交和单株选育,培育出种性更为优良、适采期较长的品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