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惠州象头山风景区现在有开放吗
- 2、我想问一下惠州有什么山可以爬
- 3、惠州象头山为什么不开放
- 4、博罗象头山如何
- 5、象头山探绿
惠州象头山风景区现在有开放吗
惠州象头山风景区现在有开放,用户可以正常前去游玩,只要你的健康码是绿码,就可以进入的。
我想问一下惠州有什么山可以爬
惠州有什么山可以爬,惠州哪里有好爬的山?
惠城区
高榜山
高榜山亦称榜岭,位于惠城区城南,苍翠秀丽,人文底蕴深厚,昔日西湖(门票)十八景中,榜岭春霖一景即誉此山。山顶有一座仿明清官式风格建筑——挂榜阁,楼高39.99米,凌空矗立,气势恢宏。
惠阳区
亚公顶
亚公顶位于惠阳淡水城区,海拔306米,有惠阳天然氧吧之称,是亚公顶森林公园的主体部分。登上山顶远眺,可以尽览淡水城区和大亚湾的美景,这里也成为淡澳地区市民登山休闲的首选之地。
惠东县
九龙峰
在惠东登高若不想出远门,可选九龙峰和飞鹅岭两处。九龙峰位于惠东县城东14公里处,主峰海拔563米,登山道全程长1600米,共3059个台阶。
飞鹅岭
飞鹅岭森林公园位于县城东侧,最高山顶海拔213米,是惠东县城最高的山顶之一!站在公园的山顶上,可以鸟瞰整个惠东县城,并可眺望周边大岭、白花、多祝等镇部分地区。
坪天嶂
惠州坪天嶂市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惠东县梁化镇,保护区最高山为坪天嶂,海拔高1026米,因山高林茂,水资源丰富,有多处山泉瀑布,气势磅礴雄伟壮观,是生态旅游的好去处。
博罗县
罗浮山(门票)
每年重阳节,罗浮山都是当地及珠三角其他地区游人登高祈福的热门景区,游客们夜登罗浮山、在罗浮山飞云顶迎接日出。
象头山
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广东惠州市北部,博罗县境内,距惠州市区18公里,紧贴北回归线,是北回归线上一片难得的绿洲。是惠州一带仅有的集休闲、徒步、溯溪、登山穿越为一体的户外活动的乐园。(备注:象头山10月-明年4月封山)
龙门县
塔山(门票)公园
龙门居民如果不想走远,重阳可到塔山公园爬爬山,呼吸一下清新空气。
南昆山
如果愿意走远,可以到南昆山。南昆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龙门县西南部,平均海拔600多米,主峰天堂顶海拔1228米。
桂峰山
在桂峰山省级森林公园,有奇石、飞瀑和丰富的生物。该公园分成桂峰山登山区、小庙溪游览区、半月潭休闲度假区、森林生态保护区等几个区域,其中还有3处遗址:清代造纸作坊遗址、东江纵队活动遗址和瑶寨遗址,可满足不同游客的出行期盼。
大亚湾区
南蛇岭
南蛇岭公园是大亚湾第一个公园,2006年建成。南蛇岭的山顶是周围一带的最高点,在这里可以看到大海。山顶有一边的台阶近乎垂直而下,在海边看仿佛悬在空中的阶梯。市民来这里既能享受登山的惊险乐趣,又能远眺大海,感受海港风情。
虎头山
虎头山公园打造成以南亚热带河洲郊野山林为风景特征,以登高揽胜、滨水休闲、康体娱乐为主要功能的综合性生态公园与城市标志性景观点。
更多关于惠州有什么山可以爬,进入:查看更多内容
惠州象头山为什么不开放
封山育林。根据当地媒体报道象头山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从2022年3月8日起惠州象头山封山育林,直到明年2023年4月底,不对外开放。
博罗象头山如何
象头山景区位于博罗县中南部,距惠州市区18公里,面积33平方公里。象头山形成于白垩纪的火成岩,岩壁耸立,雄伟奇峻,主峰蟹眼顶海拔1023米。山体基岩形成特有的“石蛋”景观,垒叠奇妙,物象逼真。
象头山生物资源丰富,植被覆盖率达90%以上,有1500多种植物,其中较为名贵的有阿丁枫、狭叶黄杨和多品种的兰花;有水鹿、云豹、穿山甲等保护动物。发源于象头山的东江支流小金河,全长24公里,河道蜿蜒狭窄,落差达704米,非常适宜穿越、溯溪运动。
象头山最长最宽的溪谷,当推小金口,与其说是溪谷,还不如说是一条河。溪谷全程20多公里,宽达20多米,溪谷平缓,落差很小。但上下游筑起的各级电站,人为地形成了几十米的落差,是休闲泡潭的好地方。
象头山沿溪流建了许多大大小小的水库和山塘,利于蓄洪削峰,不容易形成山洪,7级水库从山脚一直建到山顶,湖光山色,云蒸霞蔚,长溪怪石,幽谷灵岩,自宋代以来就吸引无数游人前往观赏,成为惠州、博罗一带有名的旅游胜地。
罗营村坐落在象头山脚下,举头即可看见葱郁层叠的象头山风光,如烟似霞缭绕在眼前,全村不过百十户人家,却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行走在罗营村,颇有“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之感。
从金龙大道转入象头山,途经雷公峡漂流、泰美镇罗营村、采健蜜蜂文化园等地。其中,罗营村景色宜人,有竹林、老桥、鲟鱼养殖基地等,是游人休闲和放松身心的不错选择。
更多关于博罗象头山怎么样?,进入:查看更多内容
象头山探绿
位于惠州中心区北部的象头山,自然禀赋优异,被美誉为“北回归线上的绿色明珠”。进入象头山游览的传统通道有好几条,而从博罗泰美镇进入象头山林场是一条经典线路。沿着盘山路上行直到林场下嶂管护站辖区,雷公河畔一路群峰叠翠,云缭雾绕,让人忍不住为这一大片“惠州绿肺”的美景感慨。
“看,这些就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桫椤。”在象头山林场南山三级电站下溪谷里,顺着林场副场长曾振森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了9棵桫椤,其中5棵足有三四米高,冠幅宛如一把巨伞;其余几棵较小,约一两米高。
据介绍,桫椤是唯一现存的木本蕨类植物,出现于2亿至3亿年前,曾与恐龙共存,并繁衍至今,科学界称它为研究古生物和地球演变的“活化石”。
据南山三级电站站长周伟琼回忆,1994年电站建成投产时,这几棵桫椤就已存在。“当时比现在矮一些。”周伟琼说,桫椤生长比较缓慢,倒是山涧里的杂草长得快,站里的工作人员每年都会清理杂草,为桫椤腾出更好的生长空间。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近些年电站周围又出现不少新生的桫椤树,“这一带起码有几十棵,巡山的时候,时不时就能发现一些。”
象头山林场境内多高山,最高海拔1021米,丰富的自然资源很适合开展森林旅游活动。早在2006年,广东省林业局已批准成立象头山省级森林公园,如今,象头山林场正在积极推进2022年公益林示范区建设项目。该项目计划投资204.63万元,运用森林培育学和恢复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打造集生态旅游、生态科普、大径材培育、林下经济发展于一体的生态公益林综合示范区。
象头山林场党支部书记、场长盛大勇介绍,林场于今年4月转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现在的主要职责任务是培育、保护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以生态公益为前提,积极发展生态旅游和林下经济等,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生态红利。接下来,将通过多渠道争取资金对林区公路、基础设施进行完善配套,为森林公园建设发展打好基础。同时,联动周边村庄,着力发展森林康养、科普观光、特色林下经济等,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南亚热带珍稀植物保育基地,推动森林公园建设和乡村振兴同频共振。
(东江时报记者周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