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为什么菩提树的叶子有“尾巴”?
菩提树的叶子形状很特别,其基部向内凹呈心形,顶端还有一个长长的、飘逸的叶尖。当然,这个叶尖绝不仅仅是一种装饰。南亚次大陆北部是世界著名的多雨地区。同样是在印度东北部曾创下了近2.3万毫米的世界最大年降水量记录。暴雨对于植物叶片是有损害的,因为雨水落到叶片上之后不会马上落下,而是吸附在叶片表面,这就增大了叶片的承重。为了尽快排走雨水,菩提树就进化出了一个长长的叶尖,这样,当吸附在叶片表面的雨水因为重力流到叶片边缘时,可以很容易的进一步向下汇集到叶尖顶端,迅速成滴或成股地排走。当然,在这样的多雨地区,掌握这个法宝的不仅是菩提树,还有很多其他的树种。于是,“滴水叶尖”也就成了热带雨林植物的一个有趣特征。
菩提叶柄能生根吗?
菩提叶柄不确定,但是菩提树枝条容易扦插成活,在春季或秋季选择8-15年生健壮的母株,在母株上选取具有饱满腋芽的枝条,截取半木质化部分长约15厘米的插穗(直径为0.5-0.8厘米左右)进行扦插繁殖,插穗株行距5厘米×10厘米,扦插深度约为3厘米,扦插完后搭上小弓棚,用白色塑料农膜盖上,前后两端保持通风透气,每天多次淋水保证小棚内较高的相对湿度(有条件可采用定时弥雾喷水)。
共5张
菩提树
扦插后用广普性杀菌剂(白菌清、多菌灵等)0.125%-0.2%浓度溶液每隔7天喷洒插穗,防止插穗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腐烂。10天左右即可长根。菩提树也可用大枝条扦插,在树上截取直径10-15厘米的健壮枝条,长1.5-2.5米,剪去全部的侧枝和叶片,埋人土中20-30厘米,用稻草包扎整个露出地面的枝干,遮荫保湿,一般在20天后即可生根。出圃移植时应带土团,可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一叶菩提,可知全秋
是夜,秋虫唧唧,万籁俱寂。
轻云拂绕,月光皎洁。明月像一把亮晶晶的梳子,嵌在天边。莹光微凉,若水流淌。
琴音缭梁,似故人来。秋气不堪悲,清寒正相思。 一轮秋月,两处遥望,何言闲愁?
次日,秋日融融,白云展颜。
寻芳探幽,拜访秋虫。野草幽径,一派繁忙景象。蜜蜂飞跃在半枝莲丛中,瓢虫在丝带草的露水旁休憩,蚂蚁在绣线菊的叶子下奔走,鸟雀在野草野菜矮树高木之间穿行……
晨露凝结在叶尖,稍稍触碰,珠滚玉落。
樱树的绿叶,脉络清晰可见,映衬着碧蓝天空。紫薇花攒至树顶,犹自簇簇盛开。
“绿池落尽红蕖却,荷叶犹开最小钱”,野草旁生的湖水面,荷叶油然一碧,煞是可爱。
悬铃木的碎叶在高空中零星摇曳,挺拔俊俏的水杉连同侧柏沐浴在一缕熹微秋光中。
秋风微袭,裙摆掀凉。草木特有的清香,弥漫在满园翠色中。石板路上光影斑驳。
此时的秋园,离萧瑟尚有一段时日。“栽植恩深雨露同,一丛浅淡一丛浓。”走在树下,碧绿浓淡中,也会偶遇几片焦黄颓叶,或者一支枯瘦榴花,垂在枝头,疏寂历目。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便知另一半秋景,虽盈盈不语,却不远了。
回到室内,煮一壶菊花茶。杯中蕴藏的凉意,恰似初秋含凉,秋露晶莹,沁人心脾。
近日一直在抄《吉祥经》,“置身于正道,严持诸禁戒,布施好品德,行为无瑕疵,是为最吉祥”。落墨纸上,铭刻心中。一言一偈,殷殷教诲。人间甘露,明心养心。
一册佛经,一束禅意。一本典籍,一寸光阴。一叶菩提,一缕心境,可知全秋。
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菩提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什么意
从一朵花中,见到了一个美丽的世界,春天花自开。在一棵树下,悟出了奥妙的佛理,把无限放在掌心,让永恒收藏刹那。生活的一切原本都是由细节构成的,如果一切归于有序,决定成败的必将是微若沙砾的细节。
拓展资料:
每一个人的生命在时空轮回中的是单薄无力的,我们在宇宙中渺小的如同一粒尘埃.然而,宇宙正是由无数微小的尘埃而组成一个永恒的体系。
佛曰: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这是修行人自他不二的一种境界,坐亦禅,行亦禅,风吹草动,鸟语花香,无非佛法,只是我们凡夫愚蠢,硬要在平等法中生自他想。
春来花自香,秋至叶飘零,意即春暖花开,秋风落叶,等等都是自自然然的,用不着你为之喜怒,感叹,我们的一念觉性没有这些东西,天塌地陷无关于清净自性,人如果修行到这种程度,当然是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