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手工炒茶叶的步骤 手工炒茶的步骤方法是什么
1、把采来的新鲜茶叶用簸箕晾干水分。
2、专用炒茶锅清洗干净加热。
3、抓一把茶叶放在热锅中,炒茶师傅右手戴上专用帆布手套,开始进行翻炒。
4、翻炒地时候需要不停地将茶叶向上抛撒,使茶叶能够均匀地受热。直至茶叶出香变色后才可出锅。
5、把炒好的茶叶撒在簸箕里,待茶叶冷却后用右手顺时针或者逆,只能往一个方向的揉搓。
6、揉搓至茶叶变成干茶叶的样子,之后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进行晾干。
炒茶步骤是什么?
炒茶主要分为生锅,二青锅,熟锅三个步骤组成的。
1、首先是生锅,用普通的饭锅,然后锅呈现25-30度的倾斜,再用毛竹扎成炒茶的扫把,将大概100g的茶量投入到锅中,然后用炒茶扫把,将茶叶在锅中高速旋转,生锅炒茶的温度尽量保持在180-200度之间。
2、第二步是二青锅,也就是对茶叶进行持续的杀青以及初步的揉捻成条状的工作,锅内的温度会比生锅的时候略低,使用炒茶扫把在锅内旋转的同时,利用锅中的摩擦力,一边炒茶,一边开始将茶叶初步揉搓成条状,然后再将条状的茶叶,放入到熟锅中。
3、第三步是熟锅,第二步结束以后,将条状的茶叶放入到熟锅中,锅中的温度保持在130-150度之间,茶叶这个时候已经变得非常柔软,这时候要对茶叶进行温柔地旋转和抖动,这时候茶叶的香味就逐渐散发出来了。
扩展资料
值得注意的是在炒茶前首先必须要砌成三锅相连的炒茶灶台,而且这个茶灶要能将锅呈25-30度倾斜。这样在炒茶的过程中具有很好的连贯性。手工炒茶对温度和时间都有严格的要求,一般炒茶的时间在2个小时左右。
手工炒茶的制作方法
第一锅满锅旋,第二锅带把劲,第三锅钻把子。
生锅主要起杀青作用,锅温180-200℃,投叶量0.25-0.5公斤,叶量多少视锅温和操作技术水平而定。炒法是用炒茶帚在锅中旋转炒拌,叶子跟着旋转翻动,均匀受热失水,要转得快,用力匀,结合抖散茶叶,时间约1-2分钟。
待叶质柔软,叶色暗绿,即可扫入第二锅内。二青锅主要起继续杀青和初步揉条的作用,锅温比生锅略低。因茶与锅壁的摩擦力比较大,用力应比生锅大,所以要“带把劲”,使叶子随着炒茶扫帚在锅内旋转,开始搓卷成条,同时要结合抖散茶团,透发热气。当叶片皱缩成条,茶汁粘着叶面,有粘手感,即可扫入熟锅。
熟锅主要起进一步做细茶条的作用,锅温比二青锅更低,约130-150℃。此时叶子已经比较柔软,用炒茶扫帚旋炒几下,叶子即钻到把内竹枝内,有利于做条,稍稍抖动,叶子则又散落到锅里。这样反复操作,使叶子吞吐于竹帚内外,把杀青失水和搓揉成条巧妙地结合起来。
这与炒青绿茶先杀青后揉捻的制茶技术显然不同,既可以利用湿热条件下叶子较柔软,又可以克服冷揉进断梗、碎片、露筋等弊病。炒至条索紧细,发出茶香,约三四成干,即可出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