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茂良的人物简介
年11月,因推行禁毒,彭家声与掌握兵权、大肆贩毒的副司令杨茂良发生内讧,双方兵戎相见。1993年5月,彭家声被迫退出了果敢地区。杨茂良开始主政果敢。在杨茂良主政期间,果敢地区的毒品问题变得更加突出。
杨茂良,汉族,缅甸特区重要政治人物之一,先后担任过果敢同盟军参谋长(1992年),主 席兼司令等职务。
除彭家声当时任总司令外,参谋长、副参谋长李忠祥(原缅共东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彭家富、杨忠卫(东北军区旅长)、杨茂良,政治部副主任胡家友,财政部长刘国玺(原东北军区财政部副部长),后勤部长杨忠锡,财贸部长张德文(原东北军区营长),副部长彭大顺(彭家声长子)等人,全是果敢地区的头面人物。
四是勐稳族,主要以居住在缅甸北掸邦贵概大勐宜。是早年从德宏芒市一带迁徙出去的汉族,目前人数大约为一万左右。
杨茂良开始主政果敢。曾在1993年初被杨氏兄弟推翻的“果敢同盟军”领导人彭家声与女婿“果敢东部同盟军”司令林明贤,率林部及佤邦两个营的兵力进驻杨部辖区。此时,杨茂良正率部准备进攻“8·1”事件中的“叛军”领导人之一孟沙拉在我畹町境外澡塘河的辖区。
其辖区是缅甸政府的禁毒示范区,90年代林投资开设了大部分较有档次黄赌场,1995年林明贤曾为岳父彭家声平定了杨茂良兄弟兵变。1996年底,“第四特区”控制区总面积为4952平方公里,有9个行政区,500个自然村,16127户,辖区内人口74022人。
彭家声的人物经历
1、彭家声加入缅甸共产党的队伍后,接受了他们的政治、军事教育,同时他又学习到中国共产党革命的先进经验和理论,部队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1968年元月,彭家声的部队经过严格训练和重新准备后,以“缅甸人民解放军”的名义进入果敢,势如破竹,连克红岩、慕太、邦永等地。并在以后的战斗中多次击溃政府军和罗星汉、杨振业部队。
2、年,彭家声打出了“果敢人民革命军”大旗,带领部队进入山中进行游击战,对抗着缅甸政府军。随着旷日持久的游击战,彭家声在民众中的呼声也变得越来越高,被封上了“果敢王”的称号。但期间并非是一帆风顺的。
3、开始从军彭家声并没有实际国籍,根据他本人说法,祖籍是中国四川,其父母在果敢当地,属于中上流人物。当时缅甸受到英国控制,没有自主权力,虽然果敢地区比较小,但是当地人们不甘心被压迫,于是两大家族和远征军共同成立果敢自卫军。
4、彭家声是原缅甸掸邦第一特区政府主席。他于1931年出生在英属缅甸果敢地区,祖籍中国四川,是一位无国籍人士。彭家声曾担任缅甸掸邦第一特区政府主席。他身临乱世,一生经历战乱,经历了许多波折,生平颇具传奇色彩。彭家声主张认为,在缅甸果敢地区有近百万果敢人,他们就是华人,就是汉族。
5、彭家声早年的奋斗经历始于与罗兴汉的同窗岁月。1949年,他参加了土司杨振材举办的进修班,年仅18岁,授课教师如张文华、赵国柱等,虽为国民党残军军官,但他们凭借黄埔军校的背景,对军事训练和战略战术有着扎实的功底。尽管课程时间短暂,但对彭家声等人影响深远,开启了他们的视野和抱负。
6、认为这给果敢地区带来了不稳定和混乱。总的来说,彭家声是一个具有复杂性和争议性的人物。他的影响力和地位不仅仅体现在果敢地区,也涉及到缅甸和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多个方面。他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地方领袖的传奇经历,也反映了缅甸和中国边境地区的复杂历史和现实。
杨茂良多少岁了?天科股份副董事长
1、杨茂良:男,1965年7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北京化工学院机械系化工设备与机械专业本科,西安交通大学工商管理硕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傅衍鲲写的是真的吗
傅衍鲲写的是真的。根据查询相关资料可知,傅衍鲲是一名作家,祖籍山东,傅衍鲲深入金三角毒区卧底11年,提交了数百件真实可靠的毒情报告,受到读者尊敬,因此傅衍鲲写的是真的。
为报侄子吸毒受害之仇,这位六旬老汉孤身来到金三角,从此开始了11年的卧底生涯。在此期间,他是坤沙等大毒枭的座上宾,利用掩护身份向国家安全部门提供900余件情报,多次身陷险境,死里逃生。这位老人叫傅衍鲲,本文讲述的便是他的故事。
傅衍鲲写的是真的。傅衍鲲,祖籍山东,1955年参军去了云南,1958年复员后考上大学。毕业后,傅衍鲲回到山东聊城,当了一名高中语文老师,直到退休。
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发展历史
1、在缅甸的掸邦第一特区,存在着一个被称为果敢民族民主同盟军(MNDAA)的武装组织。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989年,当时缅共人民军东北军区的副司令员彭家声在果敢地区发动兵变,宣布成立“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党”和“民主同盟军”,并担任党主席和总司令。这个组织起源于原缅共在缅甸北部山区的武装割据部队。
2、果敢民族民主同盟军是一支代表缅甸华人同胞利益,肩负捍卫果敢民族尊严,维护果敢民族利益的华人武装力量,也是中华民族在缅甸的唯一一支果敢同胞武装力量,自1989年3月11日建军至今已有23年的历史。23年来,果敢民族民主同盟军在追求民族平等、民族和平与民族民主的道路上虽然一波三折。
3、中国不会干涉缅甸内政,但希望缅甸能够实现民族和解,尽快在宪法框架下继续政治转型的进程。这些对话证明,缅甸军政府承认了,果敢的军事行动不是由中国支持的。
4、果敢同盟军的前身叫做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是在缅甸的一个少数民族武装组织。它的形成与发展与缅甸的复杂民族问题、政治冲突以及历史遗留问题密切相关。在缅甸的众多民族中,果敢族是一个重要的族群,他们主要分布在缅甸与中国接壤的边境地区。
5、果敢同盟军是缅甸汉族军队,缅甸果敢曾为中国西南边境少数民族的地域,明末大量汉族涌入云南省。前身为缅甸共产党在缅甸北部山区武装割据部队的一支,1989年脱离缅共,与政府和谈,改组为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果敢八八事件前实际控制第一特区。
6、合并警卫旅,建立了“佤邦联合军”同月,八一五军区的林明贤宣布独立,成立了“缅甸掸邦东部民族民主同盟军军政委员会”9月,101军区的丁英也宣布脱离,创建了“克钦新民主军”至此,缅共及其人民军的历史篇章告一段落,它们的分裂催生了四股武装割据力量,至今仍在缅甸北部地区延续着各自的命运。
杨茂良的相关事件
当时,杨茂良正率部准备进攻今年“1”事件中的“叛军”领导人之一孟沙拉在我畹町境外澡塘河的辖区。
直到1989年,彭家声成立了民族民主同盟军,与政府达成停战协议,缅甸掸邦第一特区成立,他成为民族英雄。然而,1992年的内讧动摇了彭家声的地位,杨茂良的背叛导致了他的失利和果敢的暂时动荡。
1992年,彭家声在内讧中失利,杨茂良的背叛导致果敢的暂时动荡。 1995年,彭家声回归,与缅甸政府和果敢民族联合,标志着“果敢王”时代的来临。然而,缅甸政府军并未完全撤离,各方势力的微妙平衡为后续的发展埋下了伏笔。这段历史充满了曲折和斗争,揭示了权力更迭背后的复杂利益纠葛。
年,彭家声与政府军达成协议,果敢成为自治的特区。特区具备有限的军力,中央政府派驻少量的公共服务人员至果敢,包含医务人员,小学教师。1992年发生内战,杨茂良兄弟执政。1995年彭家声重返果敢,重掌果敢政局。
年11月,彭家声为争夺兵权与杨茂良发生内讧,双方兵戎相见。1993年5月,彭家声被迫退出了果敢地区。杨茂良开始主政果敢。曾在1993年初被杨氏兄弟推翻的“果敢同盟军”领导人彭家声与女婿“果敢东部同盟军”司令林明贤,率林部及佤邦两个营的兵力进驻杨部辖区。
二是国军第93师后裔,生活在以泰国美斯乐为核心的金三角地区。三是华族:首批定居缅甸的华人,据说是在几个世纪前移入缅北克钦邦附近山区的玉石商人。他们是从云南省移入。1861年,第一个广东籍商人经新加坡来到缅甸曼德勒王朝古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