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曲霉素是什么
黄曲霉素为分子真菌毒素,是一种剧毒物和强致癌物质,为迄今发现的各种真菌毒素中最稳定的一种。黄曲霉素为有荧光的毒素,在紫外线照射下,能发生蓝紫色、绿色的闪闪荧光。
黄曲毒素是一种有强烈生物毒性的化学物质,常由黄曲霉及另外几种霉菌在霉变的谷物中产生,如大米、豆类、花生等,有很强的致癌作用。黄曲毒素主要有BBG1与G2等4种,食米储存不当,极容易发霉变黄,产生黄曲毒素。黄曲毒素与肝癌有密切关系,还会引起组织失血、厌食等症状。
黄曲毒素,也称作黄曲霉素,是一种有强烈生物毒性的化合物,常由黄曲霉及另外几种霉菌在霉变的谷物中产生,如大米、豆类、花生等,是目前为止最强的致癌物质。加热至280℃以上才开始分解,所以一般的加热不易破坏其结构。黄曲毒素主要有BBG1与G2等4种,又以B1的毒性最强。
黄曲霉毒素(AFT)是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等某些菌株产生的双呋喃环类毒素。其衍生物有约20种,分别命名为BBGGMMGM、PQ毒醇等。其中以B1的毒性最大,致癌性最强。动物食用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饲料后,在肝、肾、肌肉、血、奶及蛋中可测出极微量的毒素。
黄曲霉毒素(AFT)是一类化学结构类似的化合物,均为二氢呋喃香豆素的衍生生物。
黄曲霉素是一种分子真菌毒素,而并不是某种食物氧化变质后生成的。黄曲霉素是黄曲霉菌属黄曲霉菌、寄生曲霉菌产生的代谢物,剧毒,同时还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作用,主要引起肝癌,还可以诱发骨癌、肾癌、直肠癌、乳腺癌、卵巢癌等。黄曲霉素是目前发现的化学致癌物中最强的物质之一。
怎样消灭黄曲霉?
1、水洗法黄曲霉毒素不溶于水并且对热稳定,黄曲霉毒素在玉米等农作物中分布很不均匀,在表皮胚部存在的黄曲霉毒素总量可达80%以上,水洗法就是利用玉米等胚部和乳胚部在水中比重差异,将碾粹后浮在水面上的胚部或表皮除去而达到去除大部分毒素的目的。实验室和应用效果表明该法平均去毒率可达80%以上。
2、水洗:黄曲霉素可以经过水洗去毒,这是人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去毒办法,这种去毒办法也是非常有效果的,可以去皮的尽量去皮,这样对去除黄曲霉素有着极强的效果。加热:可以通过高温加热来去毒,高温加热肯定会比清水去毒的效果要好很多的。
3、黄曲霉素最怕三种东西如下:小苏打:因为黄曲霉素在碱性条件下比较容易分解,用小苏打(即1%的碳酸氢钠)泡一段时间,就能去掉90%以上的黄曲霉素。加白醋:加白醋倒在菜板上,白醋中的醋酸可以分解黄曲霉毒素。
4、因为黄曲霉素在碱性条件下比较容易分解,用小苏打(即1%的碳酸氢钠)泡一段时间,就能去掉90%以上的黄曲霉素。另外,用高压锅压力比较大温度比较高,祛除黄曲霉素的效果也比较好。另外,很多黄曲霉素是附着在表面,多洗几次能够去除掉大部分的霉菌。
5、使用高温让其裂解,黄曲霉毒素在280℃时发生裂解,其毒性可被破坏。在碱性条件下,可使黄曲霉毒素转化成一种可溶于水的物质,故可以通过碱水洗涤去除,比如草木灰水。用甲醇或者食用油浸泡,黄曲霉素溶于油及一些有机溶剂,如氯仿和甲醇中。
6、用小苏打(即1%碳酸氢钠)泡一段时间,就能去掉90%以上的黄曲霉素。很多黄曲霉素都是附着在表面,多洗几次能够去除掉大部分霉菌。活性炭对吸附毒性很有效,对人体没有影响,可将需要去除黄曲霉毒素的物品跟活性炭放在一起即可。加热。
黄曲霉菌落特征!
黄曲霉(Aspergilus flavus Link)菌落粗地毯状或絮状。初为黄色,后变为黄绿色,继而变为棕绿色。它对淀粉、脂肪、蛋白质的分解力很强。是引起贮粮霉变发热的主要菌种。受害粮粒散落性差,发软,并有甜、酸和霉气味。受其侵害的粮食,有些菌株能产生黄曲霉毒素,黄曲霉素对人体健康极其有害。
黄曲霉的颜色如下:菌落表面灰绿色,背面无色或略呈褐色。黄曲霉毒素(aflatoxins),是一组化学结构类似的化合物,已分离鉴定出12种,包括b1,b2,g1,g2,m1,m2,p1,q,h1,gm,b2a和毒醇.黄曲霉毒素的的基本结构为二呋喃环和香豆素,b1是二氢呋喃氧杂萘邻酮的衍生物。
到4cm或6到7厘米。黄曲霉,半知菌类,一种常见腐生真菌,在ph4生长菌落大小10到14天直径达3到4或6到7厘米,最初带黄色,然后变成黄绿色,老后颜色变暗,平坦或有放射状皱纹,反面无色或略带褐色。黄曲霉多见于发霉的粮食、粮制品及其它霉腐的有机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