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海外游子,风尘朴朴,悲冗故土多荒芜,存心有余,而力不足,殚精竭虑...
意思就是,在海外漂泊的游子,历尽风尘,一想到故乡还是那么贫瘠,就很悲伤,虽然想为故乡做点事,但能力有限,即使这样,也要把一腔热情投入到这里面(指的是报效祖国)去。
海外游子思乡爱国的感人的故事
董存瑞 1948年5月25日,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民党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他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 4座炮楼、5座碉堡,胜利完成了规定的任务。连队随即发起冲锋,突然遭敌一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锁。
思乡、望乡,是游子的专利,从不离家的人怎能体会?海外游子的思乡、望乡,是苦也是甜,是一种断不了的心疼,也是一种不可缺少的精神享受,一笔留给后代的精神财富。日子在当父母的思乡望乡中,也在孩子的逐渐长大中一天天过去。终于有了回乡省亲,带孩子旅游去认识给她讲过千遍万遍的壮丽河山的机会。
王俏云的外甥杨庆达,也是一位飞行员。几年前,香港著名影星成龙和杨紫琼来吉隆坡拍摄《警察故事》的电影时,驾驶直升机的机师就是王兆松的外孙,王俏云之妹王莲梅的次子杨庆达。还有一次马来西亚有巴士发生意外,直升机应召到山谷协助拯救工作,当时的机师也是杨庆达。
海外赤子爱乡情——台胞张延平先生捐资助学的感人故事15年前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当张延平随父亲张雨卿先生第一次踏上故乡的黄土地时,“故乡”两字便从他的心灵深处凸现出来,而他对故乡的爱也从此愈加炽烈。十几年来,他虽身居海外,但心中一直装着故乡这片热土,也一直牵挂着故乡的老乡亲。
海外游子与科学家回国的著名事例
报效祖国宏愿——华罗庚 大数学家华罗庚,在“七七”事变后,从生活待遇优厚的英国回到抗日烽火到处燃烧的祖国,不为金钱和学位,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1950年,他已经成为国际知名的第一流数学家,并被美国伊里诺大学聘为终身教授,但他毅然带领全家回到刚解放的祖国。
他以过人的天赋,付出超越常人的勤奋,经过数年的深造,成为闻名全世界的空气动力学家,这位学术界冉冉升起的科学新星,成为科学界受人尊敬的学者,但正因为他非同一般的出色,回国之路遭遇更大难度的阻挠与不公。1949年钱学森获知新中国成立后,就与夫人蒋英商议着尽快回国做贡献。
许多海外学子与侯祥麟的归来经历类似。他们纷纷从美洲,从欧洲,从四面八方向自己的家园汇聚。钱三强回来了,彭桓武回来了,李四光回来了,还有数不清的科学家整装待发。1950年2月,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在归国途中,发出了《致中国全体留美生的公开信》。
同年夏季,钱学森请假回国探亲,9月中和蒋英(现中央音乐学院教授)结婚。蒋英是中国早期著名军事理论家蒋百里的三女儿,是在维也纳和柏林受过良好的音乐教育的女高音声乐家。 从1935年到1955年,钱学森在美国整整居住了20年。这期间,他在学术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生活上享有丰厚的待遇,工作上拥有便利的条件。
年4月26日 印度支那国际会议期间,中国代表团秘书长王炳南与美国代表团负责人亚·约翰逊分别代表两国政府开始关于平民回国问题的接触。在接触中,王炳南特别指出,美国正在阻挠许多旅居美国的中国人返回中国,其中包括科学家钱学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