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箬竹是什么植物?详细答案!谢谢!
- 2、箬竹的介绍
- 3、箬竹具有怎样的生长习性?
- 4、箬竹耐寒吗?
- 5、箬竹的读音是什么
箬竹是什么植物?详细答案!谢谢!
箬竹,禾本科箬竹属。拉丁名:Indocalamus latifolius 别名:箬叶竹。地下茎为复轴形,有横走之鞭。小型竹,秆较低矮,高达2米,秆茎与枝条相仿。节间长约25厘米,中空较小。
竹之一种。箬竹的词语解释是:竹名_也叫箬竹。竹之一种。拼音是:ruòzhú。注音是:ㄖㄨㄛ_ㄓㄨ_。结构是:箬(上中下结构)竹(左右结构)。
箬叶,为禾本科、竹亚科、箬竹属植物叶。箬竿高0.75-2米,直径4-5毫米;节间长约25厘米,最长者可达32厘米。箨鞘长于节间,上部宽松抱竿。
箬竹叶是箬竹的叶子,箬竹属阳性竹类,性喜温暖湿润气候,宜生长疏松、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耐寒性较差,所以要求深厚肥沃并且疏松透气的微酸至中性土壤。
箬竹的介绍
1、阔叶箬竹的介绍:别称:壳箬竹; 科属:禾本科 箬竹属。
2、箬竹的词语解释是:竹名_也叫箬竹。竹之一种。注音是:ㄖㄨㄛ_ㄓㄨ_。拼音是:ruòzhú。结构是:箬(上中下结构)竹(左右结构)。
3、两种竹子的介绍 箬竹为禾本科、箬竹属植物,灌木状或小灌木状类。竿高0.75至2米,直径4至5毫米。
4、一般来说,南方包粽子用的最多的叶子就是箬竹叶,也叫棕叶,是植物箬竹的叶子,北方则是用芦苇的叶子多一些。
5、美丽箬竹(学名:Indocalamus decorus)为禾本科箬竹属下的一个种,作园林观赏用。
6、箬竹属,Indocalamus Nakai,禾本科竹亚科的一个属。物种为灌木状或小灌木状竹,约30种,分布于印度、斯里兰卡以及菲律宾等地,我国约20种,产长江流域以南地区。
箬竹具有怎样的生长习性?
1、适应性强,较耐寒,喜湿耐旱,对土壤要求不严,在轻度盐碱土中也能正常生长,喜光,耐半阴。
2、分布于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南,生长适应性强,较耐寒,喜湿耐旱,对土壤要求不严,在轻度盐碱土中也能正常生长,喜光,耐半阴。竹叶宽大,用作观赏。叶片还可作粽叶,斗笠等衬垫。
3、箬竹属阳性竹类,性喜温暖湿润气候,宜生长疏松、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耐寒性较差,所以要求深厚肥沃、疏松透气、微酸至中性土壤。
4、箬竹比其它品种的竹子更喜欢水, 一般生长在山沟、山涧有水流淌的地方较多。这么细小的竹却长出了那么宽大的叶子,和毛竹正好形成一种反差比。箬竹的竹杆如此细小,竹笋就更是小的可怜,也就没有了食用的价值。
箬竹耐寒吗?
1、耐寒性较强,可以试试。分布于中国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四川等省。生长于山坡、山谷、疏林下。 [1] 喜温暖湿润气候,但耐寒性较强。
2、阔叶箬竹色彩碧绿,四季长青,枝叶繁茂,耐采摘、修剪,能给人带来生机盎然的活力感。阔叶箬竹株丛的紧密度能达到80%以上,在空间围合上可达到良好的封闭效果。
3、分布于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南,生长适应性强,较耐寒,喜湿耐旱,对土壤要求不严,在轻度盐碱土中也能正常生长,喜光,耐半阴。竹叶宽大,用作观赏。叶片还可作粽叶,斗笠等衬垫。
箬竹的读音是什么
箬的读音:ruò。箬是汉语词语,出自《说文》,一种竹子,叶大而宽,可编竹笠,又可用来包粽子,常见词语,如:箬竹、箬笠、箬帽、箬席等。箬,一种竹子,叶大而宽,可编竹笠,又可用来包棕子:箬竹。箬笠。箬帽。
箬,读音ruò,声母r,韵母uo,声调四声。释义:箬竹;竹的一种;茎高三四尺;叶子宽而大;叶可编制器物或竹笠。
箬竹拼音:[ruò zhú][释义]竹名,也叫篛竹。竹之一种。叶片巨大,质薄,多用以衬垫茶叶篓或作各种防雨用品,也用以包裹粽子。
箬:读 ruo 第四声,(1)箬竹。(2)箬竹的叶子,(就是包粽子的那种叶子)祝好,再见。
箬(ruò)是汉语词语,出自《说文》,一种竹子,叶大而宽,可编竹笠,又可用来包粽子,常见词语,如:箬竹、箬笠、箬帽、箬席等。
箬蓑:拼音 ruò suō,箬竹做成的蓑衣。箬(ruò):是汉语词语,出自《说文》,一种竹子,叶大而宽,可编竹笠,又可用来包粽子,常见词语,如:箬竹、箬笠、箬帽、箬席等。蓑:蓑(suō),中国汉字,蓑笠,备雨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