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大寺(西大寺观音院)

admin 2023-05-10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本文目录一览:

积木萨尔西大寺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西乎和大寺,又名高昌回鹘佛寺,位于吉木萨尔县拦顷型北庭镇境内,简猜开放时间为全天,为高昌回鹘王国皇家寺院遗址,西临西河坝,东面有水池,周围地势平坦。

山东省济宁市区的寺院--西大寺

在对外开放和城镇建设中,济宁运河沿线的各类寺庙也迅速发展起来。在许多街市巷口,寺院、佛阁星罗棋布,成为沿运城镇的一大景观。济宁城区较著名的有兴隆寺、慈灯寺、卧佛寺、绿佛寺、铁塔寺、多宝寺、普照寺、青莲阁、奶奶阁、万佛阁、万仙阁、半截阁、大悲阁、枣店阁、观音阁、财神阁、文昌阁、吕祖阁、凖堤阁、响铃阁、玉皇阁、皇经阁、天香阁、七铺阁、王母阁。俗称“七寺十八阁”。济宁以外的沿运市镇也建有不少寺院,现就其特色突出的几处寺院作以简介,以反映济宁文化名城的景观及历史状况。

一、西大寺

清真西大寺始建年代无考,明弘治年间重修,万历年间陆续建大门、卷棚殿,清康熙二十年建中殿,道光年间方成最后规模。位于三筒碑街路西,面积7300名平方米周围6米高的院墙,寺院建筑布局匀称,结构严谨,颇具中国宫殿建筑风格和民族特色。楼台殿阁形式对称,苍松翠柏蔚然成荫,气势雄浑肃穆壮观。

寺前大门一排木栅栏,三合木门。栅栏内大门3间,拱形样式,门楼巍峨壮观。石门框的玉石柱门枕上面雕刻着美丽的花卉。门额上“清真寺”3个大字清秀古雅。正门两侧的偏门,前后出厦,朱红门扇,吊耳铜环。

大门非聚礼不启,素日由侧门出入。南端是5间罩子屋存放殡葬器物。大门内南北各有讲堂5楹;北讲堂中心悬着“天挺元德”“教授薪传”等匾,是阿訇经堂,供讲学用。南讲堂中间悬“圣域曰臻”匾额,供乡老议事用。

南北讲堂中间矗立两层六角尖顶式“邦克楼”,将南北讲堂隔开。“邦克楼”,曲栏环绕,古老雄伟,24扇窗门,样式别致,雕刻精致,美观大方,富有民族特色,六面不同的图案,宝顶系合金铸成,闪烁发光。门额悬一“天方式宗”匾,对联是;“清心参造化,真理妙生成。”下层匾是“承先启后”;四周是6根石柱支撑,石柱上减地阴刻贴金楹联,显得格外庄严,吸引不少游人墨客驻足观赏。

寺内主建筑大档轿迅殿9间,宏伟壮观,举国闻名。宽敞的阅台,地面上长满了绿茸茸的小草,平展展似绿色地毯。大殿前建有卷棚3间,正面四根石柱,中间两根雕着阿拉伯文的金字对联,金光闪闪。卷棚内雕梁画柱,色泽鲜艳协调,给人以富丽堂皇,美艳异常之感。

大殿从前至后共4个层次:帐篷殿,七间殿,穿廊殿,后窑殿,共计面积3500平方米。整个大殿由128根两围粗的通天木柱撑擎着,通天木柱纵横成行,殿内宽敞明静,可供5000名乡老礼拜。大殿建筑飞檐斗拱,角顶对立,雄伟庄严。

帐篷殿系方木叠成帐篷形式,匀称稳妥,很具观赏性。柱子上浮雕图案,精致美观。前面4根木桩上是常志美手书的“古兰经”摘句,笔法飘逸隽秀。正中悬着贴金大匾,书“古兰经”语句,清峻洒脱,煜煜闪光。地面铺一张特制大苇席,席上铺毡以供乡老礼拜。七间殿高于帐篷殿,殿内阳光充足,空气流畅清新,一进穿廊殿,顿时使人精神一振,耳目一新。仰面而视有30米之高,给人以空阔雄伟之感。

此殿由北乡刘姓一家承修,又名“刘家穿廊殿”。后窑殿前面建有3个高大的拱门,深处悬一匾额,饰以古体金字“古兰经”文,笔力遒劲。中间高悬格外别致古香古色的宫灯和方灯,给拜者以清雅宁静之感。

大殿周围行此群石护墙,宛若走廊。殿外40步方是围墙,中间有桑园、蜂箱、花园,布置幽雅。大殿东南建有10间浴室,设备齐全,供乡老礼拜前净身沐浴。大殿后侧是“望月楼”。出望月楼即是西大寺后门。

全寺建筑既有中国传统帆神建筑特征,又有阿拉伯装饰风格,壮丽美观,肃穆大方。有大量中阿文匾联。惜原寺在“文革”中被全部拆除,现巳荡然无存。

宝坻的西大寺又叫什么?

宝坻有两个寺庙,宝贺者物坻西大寺叫广济寺,地址在石幢西边,东嫌祥大寺叫大觉禅禅液寺,旧址在宝坻县城里,现在移到周良去了。

北庭西大寺佛像为什么残缺不全

北庭西大寺佛像残缺不全的原因是圣战。北庭西大寺曾于十四世纪时经余盯历伊斯兰教的圣战,寺庙内的佛孝滑像竖慎和在此战役中遭到摧毁,变得残缺不全。

济宁西大寺拆除原因?

未查询具体到拆除原因。济宁西大寺,建于明代中期,于1960年拆毁。根据查询官网可知,西大寺原址在“文并脊并革”中被全部拆除,未查询到更绝迹为具体的原因。全寺建筑既有中国传统建筑特征,又有阿拉伯野雹装饰风格,壮丽美观,肃穆大方。

导游作文吉木萨尔县的西大寺

 吉木萨尔县北庭西大寺

■它位于曾经的高昌王国的夏都内。

■它是高昌回鹘时期的皇家寺院。

■它是武则天大兴佛寺时的历史巨作。

■它如今拥有了规模仅次于兵马俑的“保护罩”。

■它就是屹立在北庭故城里即将揭开“面纱”的神秘西大寺。

说到西大寺就不得不说北庭故城,北庭故城曾是唐朝统治和管辖天山北麓地区重要的政治、文化和军事中心,而后作为高昌回鹘政权的夏都,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是北疆地区现存的最大的故城遗址。

吉木萨尔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马旭东对北庭历史深有研究,他向记者介绍了北庭故城和西大寺的发现。

据记载,最早发现北庭故城的人当属清乾隆年间的大学士纪晓岚,当时纪晓岚被贬戍新疆迪化府,即今天的乌鲁木齐。 1771年,爱好游历的纪大学士接到圣旨,要求他在当地选择一块驻军所在地,于是他就在乌鲁木齐周边各县进行勘察,到吉木萨尔县(当时叫做别失八里)境内 巡查时,他意外发现了这座被废弃的故城。因当时这里已没有农业居民,破坏程度远比现在轻得多,后因大量汉人迁入该地,在故城内开荒种地,兴建房屋,故城遭 受了严重的破坏。

而位于北庭故城内的西大寺,外表只是一座20多米高的土丘,居民春铅山根本不知道里面暗藏着“国家宝藏”。直到1979 年,一支驻县部队进驻此地,部队官兵在修建猪圈时,无意间挖到了一幅壁画,官兵们赶紧扒中报告给了文物部门。当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 师孟凡人恰巧在阜康地区进行考古发掘。接到文物部门的通知,孟凡人教授随即赶往吉木萨尔,只经过简单的考古发掘,孟教授就断定,这将是一个重大考古发现。

考虑到夯土和土坯结构为主的西大寺遗址极易遭受自然环境的损坏,而当时的保护手段有限,为了不对文物造成损坏,孟教授等文物专家经过研究决定,暂时对西大寺遗址进行回填,待技术手段达到一定水平时,再对其进行发掘。

据了解,西大寺建于唐代武则天大兴土木、广建佛寺时期。激好位于北庭都护府遗址之西1公里处,西临西河坝,东面有水池, 是高昌回鹘时期的皇家寺院,专供王室成员供奉佛像。西大寺整体平面呈南北长方形,南北长70.5米,东西宽约43.8米。地面以下是夯土台基,地面以上全 部用土坯砌筑。

相关文章

王节(王嘉宁)

三王节的由来 1、三王节的由来是:在西班牙传说中,很久以前从东方来了三个国王分别是黑脸国王、黄脸国王和白脸国王,这三个国王给人们带...

茶叶问答 2024-05-08 阅读0 评论0
网站地图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