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云南行 Day 5:丽江古城之木府
上午从大理坐火车到丽江,因为前两天没有去木府,一直心心念念,所以将木神告府作为此次旅行的最后一站。
到丽江火车站后,坐18路公交到忠义市场下车,这里进古城比较近。在路旁随便找个店吃完饭便直奔木府而去。
忠义市场离木府比较近,没走多远就到了木府,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忠义牌坊,明万历年间木氏土司多次给朝廷输银贡物,万历帝钦赐“忠义”二字并准予建设牌坊。
牌坊对面是写有“宫室之丽拟于王者”的照壁,这里又涉及到徐霞客与木氏土司的一段渊源。这也是我为什么心心念念想来木府的原因,一座木府,不仅能让人进一步了解纳西族的风土人情和丽江古城,也能让人窥探历史长河中那一段段往事。
木府门票40元,有专门的讲解员。刚进大门会有人喊拍照,钥匙扣的小照片可以免费领取,作为纪念品,大照片15元一张,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决定是链态否购买。
木府的中轴线上分别有议事厅、万卷楼、护法殿、光碧楼、玉棚瞎源音殿、三清殿等大殿,旁边有家院、长廊等,讲解员对木府的历史、纳西族文化以及木府和汉王朝的关系讲得的非常详细。
一路跟着讲解员,穿过木府的各个大殿和庭院,看着往来的游客,又看看府中的百年老树,会有一种错觉,仿佛置身历史长河中,感受几百年前的古人曾经在这里议事、阅读、娱乐、休闲,有一种很强的历史感和穿越感。尤其是站在万卷楼三楼看向玉龙雪山时,这种感觉更加强烈。时光流逝,岁月变迁,改朝换代,古人已不在,唯有雪山恒古不变,依然守护着纳西民族,依然是纳西人心中的神山,见证着木氏家族的兴衰。
(从万卷楼三楼左侧窗口往外看,远处云雾缭绕的就是玉龙雪山)
木府不愧是丽江古城文化的“大观园”,“不到木府,等于不到丽江”,很庆幸将木府作为此次云南行的最后一站(建议去丽江古城先去木府,这样可以更快更好地了解丽江古城),回家打算把电视剧《木府风云》看完,哈哈哈哈
云南木府被谁灭了
云南木府被忽必烈灭了。云南木府是丽江木氏土司衙门的俗称,位于丽江古城狮子山下,是丽江古城文化之大观园。整个建筑群坐西向东,是一座辉煌的建筑艺术之苑。
纳西族人原来没有汉族的姓氏,朱元璋建立明王朝后,远在滇西北丽江纳西族土司阿甲阿得审时度势,于公元1382年率从归扮悔顺举人臣之礼,此举大获朱元璋赏识,朱将自己的姓去掉一撇和一横,钦赐其汉姓木,从此纳西传统的父子连名制得以改成汉姓名字。
木府是一厅纯正座辉煌的建筑艺术之苑,它充分反映了明代中原建筑的风采气质,同时保留了唐宋中原建筑古朴粗犷的流风余韵,而其坐西朝东,府内裤晌玉沟纵横,活水长流的布局,则又见纳西族传统文化之精神。丽江旅游有一句话:不到木府,等于不到丽江。
大理木府和丽江木府有啥差别
大理没有木府,木府,全称木氏土司闹嫌搏府衙署,位于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大研街道关义街光院巷49号,地面积30666.66平方米。木府原系丽江世袭土司木氏衙署,“略备于元液祥,盛者敏于明”。明代木得(1382~1390年),开建主体建筑。1998年,重建,并在府内设立了古城博物院
云南木府还有后人吗
云南木府有后人。
1、云南木府后人是木光,男,纳西族,1929年出生于云南丽江木府,丽江木氏土司第48代传人。大专学历,电影技术专业高级职称,中国管理胡敏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特约研究员。
2、木光有2个儿子,1个女儿。儿子在云南省临沧市生活裤掘枝和工作。女散乱儿在丽江生活和工作。
云南的木府有怎样的历史故事?
“天雨流芳”用纳西语念,是“读书去吧” 。这是木府旁的一座牌坊上的四个大字。
木府的主人是木氏土司,木氏土司所掌管的是纳西族百姓。纳西族可以上推到“蛮夷戎狄”中的“蛮”。
“蛮”字在汉语中,有贬义。而这也很可能是其自称。例如“缅甸”的缅,实际上和古代汉语中的“蛮”,发音是一样的。蛮在唐朝时,又分成白蛮和乌蛮。
乌蛮的首领建立南诏国,之后南诏被大理取代。而生活在丽江的纳西族就是乌蛮的后代。“纳西”,有“黑者”之意。
丽江地处化外之地,却位置优渣庆越。距离各个权力中心都比较远,生存空间相对宽松。纳西族也凭借这样的地理位置,开始崛起。而纳西族的命运也和木氏家族绑在了一起。
蒙古为了攻灭南宋,采用迂回线路,先征讨云南。在此过程中,纳西人首领麦良主动配合蒙古,谨姿消灭本地抵抗者。忽必烈即位后,麦良被封为土司,曾经官居正一品。
元代之前,中央王朝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羁縻制度”。元代之后,改为“土司制度”加强了管理,土官的任职需要得到朝廷的承认。并且需要土司本人进京朝觐。这不仅加强了木氏土司与中原的联系,也增进了丽江纳西人的汉化。
明洪武十五年,麦良的后代阿得归附明朝。被洪武帝赐姓为“木”,以世袭土官知府统治丽江为中心的滇西北。木氏土司又将属下百姓的姓氏改为“禾”,即“官姓木,民姓禾”,以别尊卑。
因为丽江就在茶马古道上。木氏土司又开采金银盐矿,发展农牧、手工业。木氏土司由此成为巨富之家。同时,也以注重文教、礼仪而著称
雍正元年,清王朝实行“改土归流”,降木氏的世袭土知府被降为世袭土通判。但木氏的祥梁绝权威一直持续到民国。
从元代初年开始,历经三朝,木氏土司传22代,将近500年。丽江在其家族统治下,300年无大乱,文教昌盛。
木氏土司紧密依靠中央朝廷。木府的门上,都挂着“诚心报国”的匾额。而因为被赐姓“木”字,木府所处丽江古城却没有城墙。就怕被围住了,形成“困”字
资深驴友徐霞客走到鸡足山,土司木增派翻译赶来迎接,盛情款待。宴中佳肴,让徐霞客也是大为惊叹。其中,“柔猪”、牦牛舌等山珍,从未见过。
而木府也被其称作“宫室之丽,拟于王者”。
历史上的名家:云南木府历史
云南木府是当时在云南文化中的文化中心,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位于丽江古城的西南。占地有四十六亩只多。被评位国家4A级风景区。这么一个历史上的明家,是不是该去了解了解呢?本期云南文化,为你讲述云南木府的历史。
纳西人说起“木老爷”来,就跟我们提到自己的老祖宗一样亲切。木老爷,从前就是这座浩大宅第的主人。简单一点说,五六百年前的木府,就是丽江古城中的“紫禁城”。
它是纳西民族发展史中最值得春宴含大书特书的一笔。有学者指出,“不到木府,等于不到丽江”。留于世的明、清木府古建筑,建筑之宏伟、宫殿之辉煌、雕刻之精致、构件之玲珑、绘画之璀璨,真可谓美轮美奂,无与伦比。木府是丽江木氏土司衙门的俗称,木氏土司家族历经元、明、清三个朝代,鼎盛时期木府占地一百多亩,有近百座建筑,是八百年大研古城的心脏所在。
尽管它只是一座土司的宅院,但它的奢华与恢宏,并不亚于任何一座王公贵胄的官邸。据《丽江府志》记载,从前的木府殿堂巍峨、布局严谨,仅中扒笑轴线就有369米长,中轴线上分别有议事厅、万卷楼、护法殿等大殿,两侧房屋罗列,楼台亭阁,数不胜数;花园回廊,风格别致。
其总体建筑风格为“仿紫禁城而建”。[1]丽江木府位于丽江古城,是丽江木氏土司当年在丽江的宫殿,纳西民族首领木氏自元(1253)世袭丽江土知府以来,历经元明清三代22世470年,所以木府是丽江地区政治、文化中心,2013年是国家AAAA级风景区。讲述丽江木氏土司风云故事的电视剧《木府风云》就是在这里拍摄的。
所谓“北有故宫,南有木府”,丽江木府是丽江文化的大观园。1996年大地震后,世界银行慧眼识宝,贷巨款相助重建木府,丽江能工巧匠精心设计施工,经三年时间,使木府如凤凰涅盘般再现于世在西南诸土司中以知诗书好礼守义而着称于世。
明末时达到鼎盛,其府建筑气象万千,古代着名旅行家徐霞客曾叹木府曰:宫室之丽,拟于王室。整个木府占地46亩,中轴线长369米,建筑群坐西朝东,迎旭日而得大气。木牌坊上大书天雨流芳四字,乃纳西语读书去吧之谐音,体现纳西民族推崇知识的灵心慧性,石牌坊通体皆石祥举,结构三层,是国内石建筑的精品。
议事厅端庄宽敞,气势恢弘,是土司议政之殿;万卷楼集两千年文化遗产之精粹,千卷东巴经,百卷大藏经,六公土司诗集,众多名士书画,皆是翰林珍奇,学苑瑰宝,护法殿又称后议事厅,是土司议家事之殿,光碧楼乃后花园门楼,史称其建筑称甲滇西。
玉音楼是接圣旨之所和歌舞宴乐之地三清殿是木氏土司推崇道家精神的产物,而狮山古柏深处,还有木氏土司祭祀天祖,迎旭日而得木气,左有青龙(玉龙雪山),右有白虎(虎山),背靠玄武(狮子山),东南方向有龟山,蛇山对峙而把守关隘,木府怀抱于古城,既有枕狮山而升阳刚之气,又有环玉水而具太极之脉。大自然的场所,木府充分体现了纳西民族广纳多元文化的开放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