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偃旗息鼓什么意思?有什么历史典故?反义词和近义词是什么?
编号 112 成语 偃旗息鼓 注音 ㄧㄢˇ ㄑㄧˊ ㄒㄧˊ ㄍㄨˇ 汉语拼音 yǎn qí xí gǔ 释义 军队放倒旌旗,停止战鼓。
形容不露行踪。
语出《云别传》。
后亦用「偃旗息鼓」比喻事情中断或声势减弱。
「偃兵息甲」、「鸣金收兵」 典源 《云别传》(据《三国志.卷三六.蜀书.关张马黄赵传.赵云》裴松之注引)夏侯渊败,曹公争汉中地,运米北山下,数千万囊。
黄忠以为可取,云兵随忠取米。
忠过期不还,云将数十骑轻行出围,迎视忠等。
值曹公扬兵大出,云为公前锋所击,方战,其大众至,势逼,遂前突其陈,且斗且却。
公军败,已复合,云1陷敌,还2趣3围4。
将张著5被创,云复驰马还营迎著。
公军追至围,此时沔阳6长张翼7在云围内,翼欲闭门拒守,而云入营,更大开门,偃8旗息鼓。
公军疑云有伏兵,引去。
云雷鼓震天,惟以戎弩于后射公军,公军惊骇,自相蹂践9,堕汉水中死者甚多。
〔注解〕(1)云︰赵云(?∼西元229),字子龙,三国时常山真定人。
初从公孙瓒,后归附刘备。
勇敢善战,以忠勇著称。
封永昌亭侯,累迁镇军将军,卒諡顺平。
(2)还:音ㄒㄩㄢˊ,随即、立刻。
(3)趣:同「趋」。
(4)围:战事的包围阵势。
(5)张著:三国蜀人,生卒年不详。
(6)沔阳:今陕西沔县东南,因在沔水之阳而得名。
(7)张翼:字伯恭,三国蜀人,生卒年不详。
官至绥南中郎将,建兴年间因讨伐刘胄有功,封为都亭侯,后为钟会乱兵所杀。
(8)偃:音|ㄢˇ,放倒。
(9)蹂践:践踏。
蹂,音ㄖㄡˊ。
典故说明 赵云是三国蜀汉的一员大将,不但骁勇善战,也擅长用计取胜。
据《云别传》(《三国志》赵云本传裴松之注引)载,有一次刘备和曹操争战,曹操将军队屯驻在汉水的北山之下,黄忠和赵云前往劫粮草。
黄忠的部队在途中被曹军包围,赵云便率兵来支援,打退了曹操的军队。
曹操心有不甘,重整军队继续追击。
赵云回到营地后,沔阳长张翼看见曹军逐渐逼近,想要关上营寨的大门,坚守阵地。
赵云却下令敞开营门,放倒军旗,停止战鼓,故布疑阵。
曹操看到蜀军阵地一片死寂,毫无动静,怀疑赵云已经设下埋伏,不敢轻举妄动,于是急忙退兵。
这时赵云下令战鼓齐鸣,万箭齐放。
曹军遭到这突来的伏击,顿时大乱,纷纷逃命,混乱中自相践踏和跌入汉水而死的士兵不计其数。
后来这段故事中的「偃旗息鼓」演变成一句成语,除了原有意思外,也用来比喻事情中断或声势减弱。
书证 01.《三国志.卷三六.蜀书.关张马黄赵传.赵云》裴松之注引《云别传》:「而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
公军疑云有伏兵,引去。」
(源)02.《旧唐书.卷八四.裴行俭 列传》:「突厥受诏,则诸蕃君长必相率而来。
虽偃旗息鼓,高枕有余矣。」
03.《资治通鉴.卷二六一.唐纪七七.昭宗光化二年》:「将攻沂州,先使觇之,曰:『城中皆偃旗息鼓。
』绾曰:『此必有备,而救兵近,不可击也。
』」04.明.徐复祚《投梭记》第一五出:「听我号令:偃旗息鼓如安寝,衔枚持口噤,兔脱莫留停,狙击要详审。」
05.《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吾向已说过,但当偃旗息鼓以应之,彼见我不与他敌,必不乱攻。
切记不可交战!」06.《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五回:「苟才便托了这个人,去代他竭力斡旋,足足忙了二十多天。
苟才化了六十万两银子,好钦差,就是偃旗息鼓的去了。」
07.《文明小史》第二一回:「那年正想得个京察,简放道府出来,偏偏遇着兵乱,就此偃旗息鼓的携眷出京。」
08.《官场现形记》第四○回:「于是瞿太太千恩万谢,偃旗息鼓,率领众人,悄悄回省而去。」
用法说明 一、【语义说明】军队放倒旌旗,停止战鼓。
形容不露行踪。
【使用类别】用在「隐声匿迹」的表述上。
【例句】01此行既是偷袭,当然得偃旗息鼓,隐密行踪。
02我军势弱,可偃旗息鼓,埋伏于此,俟机攻其不备。
03连续打了几天仗,敌军突然偃旗息鼓,不知有何阴谋?04让我军来个欺敌之计,大开寨门,偃旗息鼓,引敌入彀。
05对方既然竖起白旗,我们就暂时偃旗息鼓,静观其变吧!二、【语义说明】比喻事情中断或声势减弱。
【使用类别】用在「中途废止」的表述上。
【例句】01得饶人处且饶人,你们的争执就偃旗息鼓吧!02我看这事就偃旗息鼓吧,再斗下去没完没了。
03没想到他突然宣布退选,偃旗息鼓地携妻出国。
04辟建游乐场一事本已成熟,但大地震后,偃旗息鼓,无人再提。
05由于警力部署妥善,原来准备械斗的两帮人马,只好偃旗息鼓,纷纷散去。
近义词: 偃兵息甲,鸣金收兵,销声匿迹,销声匿迹
反义词: 大张旗鼓,重整旗鼓 辨识 请参考『辨识112』 参考语词 卧旗息鼓,偃旗卧鼓,卧鼓偃旗,息鼓偃旗,掩旗息鼓,卷旗息鼓
偃旗息鼓的意思
偃旗息鼓的解释
[call off the army maneuvers;cease(stop) all military activities and lie low;lower the flags and silence the drums]
放倒军旗,停止击鼓。指 秘密 行军,不 暴露 目标 。也指停止战斗。 比喻 停止做某事 突厥受诏,则诸蕃君长必相率而来。虽偃旗息鼓,高枕有余矣。—— 《旧唐书·裴光庭传》 详细解释 (1).放倒军旗,停敲军鼓,指军队 隐蔽 行动,不暴露目标。 《三国志·蜀志·赵云传》 “ 成都 既定,以 云 为翊军 将军 ” 裴松之 注引 《赵云别传》 :“ 云 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军疑 云 有伏兵,引去。” 明 徐复祚 《投梭记·阴伏》 :“听我号令:偃旗息鼓如安寝,衔枚持口噤。兔脱莫留停, 狙击 要详审。”亦作“ 偃旗卧鼓 ”、“ 偃旗仆鼓 ”。 《梁书·王僧辩传》 :“及贼前锋次 江口 , 僧辩 乃分命众军,乘城固守,偃旗卧鼓,安若无人。” 《旧唐书·伊慎传》 :“ 慎 列树三栅, 相去 数里,偃旗卧鼓。於中栅声鼓,三栅悉兵以击,贼众大乱。” 宋 苏洵 《权书·法制》 :“偃旗仆鼓,寂若无气,严戢兵士,敢哗者斩。” (2).休军罢战。 《新唐书·裴光庭传》 :“ 突厥 受诏,则诸蕃君长必相率而来,我偃旗息鼓,不复事矣。” 杨朔 《西江月--井冈山写怀之二》 :“ 敌人 当晚上就偃旗息鼓,逃得 无影无踪 。” (3).喻指无声 无息 地停止行动。 《官场现形记》 第十八回:“ 但是 煌煌 天使 ,奉旨而来, 难道 就此偃旗息鼓,一问不问吗?” 鲁迅 《两地书·致许广平七三》 :“但先前 利用 过我的人,现在见我偃旗息鼓,遁迹 海滨 ,无从再来利用,就 开始 攻击了。”
词语分解
偃的解释 偃 ǎ 仰面倒下,放倒:偃卧。偃仆。偃仰(俯仰,喻随俗应付)。偃旗息鼓。 停止:偃息。偃武修文。 古同“堰”,堤坝。 部首 :亻; 鼓的解释 鼓 ǔ 打击 乐器,圆柱形,中空,两头蒙皮:鼓乐(?)。鼓角(僶 )。大鼓。 形状、声音、作用像鼓的:耳鼓。石鼓。 敲击或拍打使发出声音:鼓吹。鼓噪。 发动,使振作起来:鼓励。 鼓动 。鼓舞。一鼓作气。 高
偃旗息鼓是什么意思?
偃旗息鼓的字面意思是放倒军旗,停敲战鼓,秘密行军,不暴露目标。后比喻休战或无声无息地停止活动。偃指仰卧,引申为倒下。息即停止的意思。现多指停止战斗,也比喻停止批评和攻击。
偃旗息鼓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yǎn qí xī gǔ,出自《三国志·赵云传》:“裴松之注引《赵云别传》:“而云入营 ;更大门开;偃旗息鼓;公(曹操)军疑云有伏兵;引去。”白话文意思是而后赵云进入军营,把营门大开,放倒军旗,停敲战鼓,曹军怀疑是有伏兵,继而离去。
扩展资料
成语典故:该成语出自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赵云传》注引《云别传》,时间是在献帝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主人公是赵云,故事发生在刘备与曹操展开的汉中争夺战期间。
夏侯渊失败后,曹操亲自率军来到汉中,将北山山下作为粮草囤积地,粮草多达数千万袋。黄忠认为可以将这些粮草夺过来,便率军前往北山,赵云则率部在后接应。不过,过了约定时间依然不见黄忠的踪影,赵云随即带着几十名骑兵前去寻找黄忠。
不料就在此时曹操大军突然出现,其先头部队与赵云遭遇。赵云等人正在与敌军交手之际,曹军主力突然出现,形势万分危急,赵云于是且战且退部将张著身负重伤。已经杀出重围的赵云又重新突入敌阵,将张著救出。
在随后面临敌众我寡的危急局面下,赵云沉着冷静,采用偃旗息鼓的策略诱使曹军中计,不但向营寨发动进攻,并利用曹军撤退之际以强弩发动进攻,造成了曹军的重大伤亡。从这个战例可以看出,赵云不但武艺高强,还擅长谋略,不愧是一位智勇兼备的三国名将。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偃旗息鼓
偃旗息鼓什么意思
偃旗息鼓的意思如下:
偃:仰卧,引伸为倒下。放倒旗子,停止敲鼓。原指行军时隐蔽行踪,不让敌人觉察。现比喻事情终止或声势减弱。
汉语拼音读作:【偃旗息鼓 yǎn qí xī gǔ】。
偃旗息鼓的造句如下:
1. 经过一天的激战,双方偃旗息鼓。
2. 没想到他突然宣布退选,偃旗息鼓地携妻出国。
3. 难道“偃旗息鼓”就是“圆满结束”的意思?
4. 对方既然竖起白旗,我们就暂时偃旗息鼓,静观其变吧!
5. 辟建游乐场一事本已成熟,但大地震后,偃旗息鼓,无人再提。
6. 两年前,他就偃旗息鼓,不再搞文学创作了。
7. 立交桥建成后,往日的拥挤不存在了,红绿灯也偃旗息鼓了。
8. 在酷烈的阳光下,牵牛花偃旗息鼓,连富贵的牡丹也早已失去神采。
9. 我看这事就偃旗息鼓吧,再斗下去没完没了。
10. 海湾危机总有偃旗息鼓的时候。
11. 一场竞选闹剧就这样偃旗息鼓了。
12. 我军势弱,可偃旗息鼓,埋伏于此,俟机攻其不备。
13. 他已经在文学界偃旗息鼓,"下海"经商了。
14. 让我军来个欺敌之计,大开寨门,偃旗息鼓,引敌入彀。
15. 此行既是偷袭,当然得偃旗息鼓,隐密行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