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菊花(石菊花的功效和作用)

凡理 2024-09-25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本文目录一览:

手绘菊花石种类

京西菊花石、徐州菊花石、陕西菊花石。根据查询相关资料显示,菊花石又名石菊花,由灰黑色基底和“花”两部分组成。而手绘菊花石就是在石头上绘画花朵的装饰品,其中种类有:京西菊花石、徐州菊花石、陕西菊花石。京西菊花石:产于北京西山红山口菊花石沟及周口店等地,花瓣为紧密放射状。该石基底为黑色炭质板岩,花瓣由束状、放射状灰白色红柱石矿物组成。徐州菊花石:产于江苏省徐州市铜山。该石属螺旋菊花石,质地细致,纹理清晰,石色紫红或青灰,石中菊花状图案呈圆形。陕西菊花石:于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巴山区毛坝河、关口坝、照壁山一带。是1977年发现的陕西新石种,分布于二叠纪栖霞组地层中。

石菊的石菊花的形成

石菊又被称为石菊花

石菊花是如何形成的呢?在浏阳民间盛传着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在很久以前,浏阳河畔有一秀才,酷爱菊花,经常赏菊吟诗,并把最喜爱的女儿取名“菊花”。“菊花”与书童“菊石”相爱,封建思想严重的秀才百般阻挠,菊花与菊石宁死不屈,在重阳节的夜晚,手挽手投入碧波潭中,从此,潭中的岩石上绽开出一朵朵洁白晶莹的菊花。这个故事毕竟是古代人们对石菊花成因认识的一个神话,并不是科学。那么,从科学的角度如何来认识它呢?现代科学界认为,早在两亿多年以前,,浏阳永和一带是一片浅海,几经沧海桑田的变迁,自然界逐渐形成以硅质燧石结核,青石放射性集体,以后又被方解石即碳酸钙置换填充,形成了白色方解石组成菊花瓣的石菊花。还有人认为,石菊花是一种古生物化石。石菊花到底是怎样形成的,还有待科学界进一步探究。

石菊花花形多种多样,有蟹爪菊、绣球菊、竹叶菊、蒲叶菊、金钱菊等;有单瓣重瓣,全开、半吐之分;花有大小之别,大的直径60公分以上,小的仅2公分。好花形体完整,形态美而多变,花色洁白晶莹,质地坚硬细腻,花瓣能表现阴阳向背,疏密有致。雕琢艺人利用菊花石的这些特点,采用镶空、浮雕、圆雕、线刻等多种雕刻手法,精工雕琢,理出花瓣,添枝加叶,浮雕成丛丛菊花。或精巧构思,立体造型,将人物进入这一独特的工艺品,赋予天然石材以生命,使之成为一件件艺术珍品。

据传,浏阳菊花石发掘于清代乾隆年间。当地乡民取石垒坝,惊诧发现石中含有“菊花”,便取回家中供奉厅堂,或者陈设于书案。后经乡中石匠如琢如磨雕刻,使之成为砚台、笔筒、花瓣之类工艺品。千百年来,世代遗传的石雕工艺巧夺天工,随形遐想,着意于心,一件件栩栩如生,形态各异的艺术珍品在他们手中诞生,于是石菊花便成了贡品,被历代朝廷、宫员、富商作为收藏、馈赠的佳品。据《浏阳县志》史载,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我国工艺大师戴清升的绝创“映雪”花瓶,“梅、兰、竹、菊”屏风参展,令世人瞠目,拍案惊奇。“石头想开花”一举荣获“稀世珍品金奖”,至今保存在联合国博物馆。1959年,新中国成立不久,浏阳人民将一尊巨型立体雕件“石菊森山”呈献北京人民大会堂,供各族人民观赏。1997年、1999年,举国欢腾喜庆香港,澳门回归,浏阳人民特意创作了两件具有纪念意义的菊花石雕,分别献给了香港、澳门政府。

中国人素来喜爱菊花。唐代元稹赞菊花:“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晋代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流芳千古;南宋陆游“收菊作枕”;清代蒲松龄因自称“我昔爱菊成菊癖,传种不惮求千里”而被誉为爱菊之居;吴砚耕数年沉溺于栽名菊之瘦西湖,暮鼓晨钟,与菊为邻,为友,为师,画菊300多种。

石菊花,一个神奇的名字,一朵神奇的花骨,一片神奇的灵石,携鸟兽草木之灵,挟自然万物之奇,沛然独美。令喜爱菊花的国人,更钟情于这融自然性与艺术性于一体的石菊花。

菊花石生成原因及鉴别

菊花石是湖南省浏阳市的独特手工艺品,用生成于2.7-2.75亿年前的菊花石雕琢而成。菊花石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湖南、广西、江苏、贵州等地的二叠系栖霞期地层。其中以湖南浏阳菊花石最为有名。此石像菊花一样,花芯有单芯、双芯、三芯和无芯,有类似竹叶菊、绣球龙葵菊、蒲叶菊和金钱菊花型等。雕琢艺人利用菊花石这些特点,精工雕琢,理出花瓣,添枝加叶,浮雕成丛丛菊花。近年来,突破平面造型,发展到立体多层花卉,并使人物进入这一独特的工艺品,如雕琢成“黄巢咏菊”、“天女散花”等人物神话故事作品。浏阳菊花石雕技艺精湛,构思巧妙,曾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奖牌。

据科学家考证,早在两亿多年前,湖南浏阳的东乡一带是浅海,几经沧桑,自然界慢慢形成了由白色方解石组成的菊花瓣状的石菊花。由于日月的磨砺,石菊花便显得形态各异,绚丽多姿。菊花石是地质中的一种天然“花卉”。菊花石是由天青石或方解石矿物组成花瓣,花瓣中心由近似圆形的燧石构成花蕊,活似怒放盛开的菊花,故名“菊花石”。我国最早发现的菊花石产地是浏阳大溪河底岩石层中。据《浏阳县志》记载,约在清乾隆年间,浏阳永和镇的欧锡藩偶然发现了菊花石,并取石雕砚,一时传为奇物。菊花石质地细腻,花态逼真,白色晶莹的菊花,陪衬黑色基质岩石的底色,黑白分明,古色古香,充分展现了自然造化的神奇。再若以精工雕琢成工艺品,更是锦上添花,精美绝伦。

天然菊花石,又名"石菊花",产于湖南浏阳大溪河底岩石层中。其"花"蕴育于二亿多年前,因地质运动而自然形成于岩石中。亦可称"取日月之精华,吸天地之灵气"。其花型酷似异彩纷层的秋菊,花呈乳白色,且纹理清晰、界线分明、神态逼真、玉洁晶莹、蔚为奇观。此未经雕琢之永和菊花石坯,再经千百年来世代遗传的石雕艺人巧夺天工、随形遐想、着意于心。一幅幅栩栩如生、形态各异的艺术珍品,或束之高阁,或散佚民间……

菊花石据传发掘于清、乾隆年间。相传当地乡民取石垒坝,惊诧发现石中含有"菊花",乡中石匠,如琢如磨雕刻,遂使奇石成为贡品,被历代朝廷、官员、富商作为收藏、馈赠的佳品。据《浏阳县志》史载。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我国工艺大师戴清升之绝创:"映雪"花瓶、"梅、兰、竹、菊"屏风参展,令世人瞠目,拍案惊奇"石头能开花"。一举荣获"稀世珍品金奖",至今保存在联合国博物馆。1959年,新中国成立不久,浏阳人民将一尊巨型立体雕件"石菊森山"呈献北京人民大会堂,供各族人民观赏。 1997-1999年,举国欢腾,喜庆香港、澳门回归,浏阳人民特意创意了二件具有纪念意义的菊花石雕,分别献给了香港、澳门特区政府。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古往今来,形质兼美的菊花素与名人有缘。唐·元稹《菊花》咏:"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晋·陶渊明《饮酒二十首》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流芳千古,被后人奉为圭臬。陶令始成爱菊的象征,他以菊的清雅、高洁自喻,不为五斗米折腰。南宋陆游"收菊作枕"。清·蒲松龄亦是爱菊之君,他自称:"我昔爱菊成菊癖,佳种不惮求千里"。人称民国时期张恨水之作品,常得菊花之灵气,有诗咏:"飘逸尚留高士志,幽闲不作媚人装"。唐·黄巢更是托菊言志:"《题菊花》"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扬州"三菊",皆为画菊痴迷,吴砚耕画菊300多种,数年"沉溺"盛栽名菊之瘦西湖,暮鼓晨钟,与菊为邻,为友、为师。及至毛泽东将其中南海丰泽园居室书房命名"菊香书屋"毛泽东之《 桑子·重阳》一词中"战地黄花分外香",更是成为泳菊的名句。当代书、画家启功诗咏:"落花无言,人淡如菊。" 文渊阁菊石雕艺,愿将此中华菊雕文化继承下来,愿将此菊花抗寒傲霜,挺拔不群,把个深秋点缀得"不似春光,胜似春光"的精品,贡于您的庭院、馆所、大堂、居室、大厅、案前…… 文渊阁人步明于谦《石灰呤》原韵取其意,作《石菊咏》: 鬼斧神工出自然,千雕万刻视待闲, 粉身碎骨皆不怕,留得高洁在人间。

山缘石而奇,水缘石而清, 人缘石而雅,石缘菊而珍。

京西菊花石,产于北京西山红山口菊花石沟及周口店等地。该石基底为黑色炭质板岩,花瓣由束状、放射状灰白色红柱石矿物组成;花形较小,质地灰黑,松疏,花瓣为紧密放射状;呈灰白色、褐色或浅红色;玻璃光泽,硬度6.5~7.5,风化后稍低,比重3.16~3.20。

京西菊花石是红柱石菊花石,存在于红柱石岩中。红柱石(A12SiO5)是变质岩,产于石炭——二迭系炭质页岩与侵入岩体的接触带上,在地质学中属接触变质成因而非沉积成因,主要为富铝岩石(如页岩、高岭土等)分解再结晶而成,单晶体呈柱状,横切面近于正方形,集合体呈放射状。西山地区所产的红柱石质地很好,且红柱石的柱状集合体还常呈放射状形如菊花的花纹,奇特别致。

徐洲菊花石,产于江苏省徐州市铜山。该石属螺旋菊花石,质地细致,纹理清晰,石色紫红或青灰,石中菊花状图案呈圆形,花纹亦有左旋和右旋之分,有的菊花花瓣的管匙从石的边缘反卷上来,宛如浪花。

陕西菊花石,产于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巴山区毛坝河、关口坝、照壁山一带。是1977年发现的陕西新石种,分布于二叠纪栖霞组地层中。该菊花石属天青石型,在深灰或黑灰色的基岩中呈渗透放射状蕴含着天青石或方解石结晶,花形轮廓完整。菊花的花蕊明显,以微晶或玉髓石英为主,含少量天青石,粒度较细;花瓣以天青石为主,多由50瓣左右组成,晶粒粗大,宽2.5~4mm,长度>10cm;花形多为圆球形和蝴蝶形,花朵直径大,粗犷豪放;花色呈浅灰或浅灰带褐色,有古朴感,与基质对比度不强,总体形态则比较耐观。

中草药:闹羊花的功效与作用

【中文名】闹羊花(《纲目》)

【类别】花类

【异名】踯躅花(《本草图经》),惊羊花、老虎花(《纲目》),石棠花(《纲目拾遗》),黄喇叭花(《浙江中药手册》),水兰花、老鸦花、豹狗花(《湖南药物志》),黄蛇豹花(《闽东本草》),三钱三、一杯倒、一杯醉(《广西中草药》),黄牯牛花、石菊花、黄杜鹃花、石棠花、闷头花(《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为杜鹃花科植物羊踯躅的花序。

【植物形态】羊踯躅(《本经》),又名:玉支(《别录》),羊不吃草(《本草拾遗》),黄杜鹃(《本草蒙筌》),黄踯躅、羊不食草(《纲目》),南天竺草(汪连仕《采药书》),黄色映山红(《纲目拾遗,),搜山虎(《草药图》),影山黄、八厘麻、出山彪、坐山虎、山枇杷、黄稻节柴、黄株标、大叶株标。

落叶灌木,高1~2米。老枝光滑,带褐色,幼枝有短柔毛。单叶互生,叶柄短。被毛;叶片椭圆形至椭圆状倒披针形,先端钝而具短尖,基部楔形,边缘具向上微弯的刚毛,幼时背面密被灰白色短柔毛。花多数,成顶生短总状花序,与叶同时开放;萼5裂,宿存,被稀疏细毛;花金黄色,花冠漏斗状,外被细毛,先端5裂,裂片椭圆状至卵形,上面一片较大,有绿色斑点;雄蕊5,与花冠等长或稍伸出花冠外;雌蕊1,子房上位,5室,外被灰色长毛,花柱细,长于雄蕊。蒴果长椭圆形,熟时深褐色,具疏硬毛,胞间裂开,种子多数。细小。花期4~5月。果期6~7月。

常见于山坡、石缝、灌木丛中。分布江苏、浙江、江西、福建、湖南、湖北、河南,四川、贵州等地。

本植物的根(羊踯躅根)、果序(六轴子)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采集】4~5月间花开放时选择晴天采收。采下后立即晒干。

【药材】干燥的花序多皱缩,由6~12朵花组成,簇生在一总柄上,黄灰色至黄褐色;花冠钟状,顶端卷折,表面疏生短柔毛;雄蕊较长,花丝弯曲并露于花冠外面,有的脱落,花药卵黄色。以干燥、黄灰色、无杂质者为佳。

主产江苏、浙江、安徽、湖南等地。

【化学成分】花含毒性成分梫木毒素和石楠素。叶含黄酮类、杜鹃花毒素、煤地衣酸甲酯。

【药理作用】①镇痛作用

用小白鼠热板法、电击法、兔中枢神经系统总和法均证明口服闹羊花煎剂有显著的镇痛作用,但治疗指数低(2.24),安全范围较窄。将花研成细粉作成混悬液、浸剂、酊剂(用时蒸去乙醇),通过电击小鼠尾巴法,证明各种制剂均有镇痛作用,其镇痛指数与阿片相似(闹羊花果实混悬液、阿片混悬液的镇痛指数分别为28.9及30.0),所不同者为阿片剂量增加则镇痛作用加强,而闹羊花剂量增加,镇痛作用反而减弱,而且出现毒性症状。

②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八厘麻毒素(一说即梫木毒素)有降低血压、减慢心率的作用,心率减慢较降压先出现,但持续时间较短,与剂量有密切关系。对麻醉狗静脉注射3.5微克/公斤可使心率平均减慢38.98%,20微克/公斤则可减慢69.86%。一般剂量时心率虽变慢,但仍呈窦性心律,如增大剂量则出现T波改变和心律紊乱,如各种类型的期前收缩和结性节律等。轻者可自行恢复,重者则转呈室性纤颤。这些可能是兴奋了迷走神经、抑制窦房结的冲动,减慢心率,并从而使异位节律点发生兴奋,产生各种心律紊乱。八厘麻毒素有降低血压作用,在一定剂量范围内(3.5~20微克/公斤)此作用强度与剂量之关系不大,但大剂量可使降压持续时间显著延长。它能显著抑制颈动脉加压反射,对心肌收缩力的抑制作用似与降压无大关系;降压与交感神经系统无关,而与毒草碱-胆碱反应系统有关;普鲁卡因对八厘麻毒素的降压及心率变慢均有抑制作用,推测降压原理为抑制血管运动中枢或直接对外周血管的影响。八厘麻毒素对小鼠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0.522毫克/公斤。

③杀虫作用

花对昆虫有强烈毒性,性质属接触毒与食入毒;其有效成分为梫木毒素与石楠素;对人亦有毒性。其根、叶对昆虫无毒杀作用。对家兔感染之血吸虫无杀灭作用。

【性味】辛,温,有毒。

①《本经》:"味辛,温。"

②《别录》:"有大毒。"

【功用主治】驱风,除湿,定痛。治风湿顽痹,伤折疼痛,皮肤顽癣。并用作手术麻醉。

①本经》:"主贼风在皮肤中淫淫痛,温疟,恶毒诸痹。"

②《本草拾遗》:"主一切风血。煮之,亦浸酒。"

③《本草蒙筌》:"主风湿藏肌肉里,濈濈麻痹。"

④《本草新编》:"主折伤。"

⑤《本草求原》:"劫顽痰。"

⑥《科学的民间药草》:"是 *** ,能镇痉镇痛。治气喘。"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2分;浸酒或入丸、散。外用:捣擦。

【宜忌】本品有毒,不宜多服、久服。体虚者忌服。

《本草经疏》:"气血虚人忌之。"

【选方】①治风湿痹,身体手足收摄不遂,肢节疼痛,言语蹇涩:踯躅花不限多少,以酒拌蒸一炊久,取出晒干,捣罗为末。用牛乳一合,暖令热,调下一钱。(《圣惠方》)

②治风痰注痛:踯躅花、天南星。并生时同捣作饼,甑上蒸四、五遍,以稀葛囊盛之,临时取焙为末,蒸饼丸梧子大。每服三丸,温酒下。腰脚骨痛,空心服;手臂痛,食后服。(《续传信方》)

③治妇人血风走注,随所留止疼痛:踯躅花、干蝎(全者,炒)、乌头(炮炙,去皮脐)各半两,地龙(阴干)二十条。上四味,捣罗为末,炼蜜丸如小豆大。每服五丸至七丸,煎荆芥酒下,日二。(《圣济总录》踯躅丸)

④治左瘫右痪:生干地黄、蔓荆子(去白)、白僵蚕(炒,去丝)各一两,五灵脂(去皮)半两,踯躅花(炒)、天南星、白胶香、草乌头(炮)各一两。上为细末,酒煮半夏末为糊,丸如龙眼大。每服一丸,分作四服,酒吞下,日进二服。(《局方》伏虎丹)

⑤治神经性头痛、偏头痛:鲜闹羊花捣烂,外敷后脑或痛处二至三小时。(《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⑥治跌打损伤:三钱三二钱,小驳骨一两,泽兰二两。共捣烂,用酒炒热,敷患处。(《广西中草药》)

⑦治疟疾:羊踯躅花一分,嫩松树梢五钱,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⑧治风虫牙痛:踯躅一钱,草乌头二钱半。为末,化蜡丸豆大。绵包一丸,咬之,追涎。(《海上仙方》)

⑨治腹中症结(手术麻醉剂):羊踯躅三钱,茉莉花根一钱,当归一钱(按:据《汉书·华佗传》张骥补注,当归用量作三两),菖蒲三分。水煎服一碗。(《华佗神医秘传》麻沸散)

⑩治皮肤顽癣及瘙痒:鲜闹羊花五钱。捣烂擦患处。(《闽东本草》)

⑾治瘌痢头:鲜闹羊花擦患处;或晒干研粉调麻油涂患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临床应用】①用于手术麻醉

以5%闹羊花注射液作耳穴麻醉,每穴注射0.1~0.2毫升,体穴麻醉每穴用0.2~1.0毫升;耳穴不超过5个穴位,体穴不超过12个穴位。一般在注射后5~10分钟就可开始手术。麻醉后均诉穴位有酸胀感,即在术中仍可出现此种反应。从94例手术的麻醉过程看出,闹羊花穴位麻醉对头、颈、胸、腹部手术效果较好,对四肢、脊柱、会阴、生殖器、疝气等手术效果较差。曾有1例食道下段癌经耳穴麻醉后,开胸切开膈肌,清扫贲门两旁淋巴结,手术长达8小时,结果手术过程中除有轻度气促外,未见任何其它不适。另有用5%闹羊花注射液与维生素B1注射液作耳穴麻醉各100例,结果前者镇痛效果较后者为优,诱导时间较短,应用辅助药物(杜冷丁)人次亦少。病人用5%闹羊花注射液耳穴注射15~30分钟后,可见血压逐渐回升,并能维持平稳,安全渡过手术。在体穴麻醉中曾有个别晕针现象。此外,采用50%闹羊花1~2毫升肌肉注射,同时以洋金花生物碱5~10毫克静脉满注并配合适量辅助麻醉,亦能收到较好的麻醉效果.据实验和临床观察,闹羊花与洋金花同用,可以起到协同作用,增强洋金花的麻醉作用,并能抵消或减少洋金花的副作用。

②治疗痹症(关节肿痛,或运动障碍)

取生闹羊花4两,金樱子根1两,洗净后,以烧酒1斤封浸1个月。成人每晚服药酒15~20毫升,体质较弱者10~15毫升(不可超量),具有止痛、消肿、恢复关节活动的作用。孕妇及体质明显虚弱者忌服。如遇轻度不适或出现中毒现象,应立即停药,并服绿豆汤等解毒剂以解之。

【名家论述】①《本经疏证》:"羊踯躅,毒药也。然性能祛风寒湿,故可以治恶痹。痹者,风寒湿所成也。然非元气未虚、脾胃尚实之人不可用。凡用此等毒药,亦须杂以安胃和气血药同用。"

②《本草新编》:"羊踯躅,必须外邪难于外越者,始可偶尔一用以出奇,断不可频用以炫异也。……止可用至三分,重伤者断不可越出一钱之外耳。"

③《植物名实图考》:"搜山虎即羊踯躅,古方多用,今汤头中无之。按罗思举《草药图》,搜山虎能治跌打损伤,(为)内伤要药,重者一钱半,轻者一钱,不可多用。霜后落叶,但存枯根。湖南之医以为发表入阳明经之药。是此药俗方中仍用之。"

【中毒处理】①《本草求原》:"中其(闹羊花)毒者,黄糖、黄蚬汤、绿豆可解。"

②《南方主要有毒植物》:"羊踯躅,有毒部位:叶和花。中毒症状:开始时恶心,呕吐,腹泻,心跳缓慢,血压下降,动作失调,呼吸困难;严重者因呼吸停止而死亡。解救方法:酌情考虑催吐或洗胃及导泻;服蛋清、活性炭及糖水;亦可静脉滴注5%葡萄糖盐水,并给兴奋剂,保暖;如血压下降则给去甲(基)肾上腺素;如呼吸困难可给氧,必要时行人工呼吸。民间用栀子汁解毒。"

提醒您:闹羊花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什么是菊花石(Chrysanthemum Stone)?

菊花石又名石菊花,由灰黑色基底和“花”两部分组成。其中的“花”一般呈乳白色,纹理清晰,界线分明,酷似异彩纷呈的秋菊。菊花石质地细腻,“花态”逼真,白色晶莹的“菊花”,陪衬黑色基质岩石的底色,黑白分明,古色古香,充分展示了自然造化的神奇。菊花石最早发现于湖南浏阳,后来在湖北、陕西、江西、广西和北京等地也有发现,但仍数湖南浏阳菊花石品质最优(图3.1)。

石头上都是小白花是什么奇石

石头上都是小白花,这种奇石应该是菊花石。

相关资料如下:

据科学家考证,早在两亿多年前,湖南浏阳的东乡一带是浅海,几经沧桑,自然界慢慢形成了由白色方解石组成的菊花瓣状的石菊花。由于日月的磨砺,石菊花便显得形态各异,绚丽多姿。菊花石是地质中的一种天然“花卉”。菊花石是由天青石或方解石矿物组成花瓣,花瓣中心由近似圆形的燧石构成花蕊,活似怒放盛开的菊花,故名“菊花石”。我国最早发现的菊花石产地是浏阳大溪河底岩石层中。据《浏阳县志》记载,约在清乾隆年间,浏阳永和镇的欧锡藩偶然发现了菊花石,并取石雕砚,一时传为奇物。菊花石质地细腻,花态逼真,白色晶莹的菊花,陪衬黑色基质岩石的底色,黑白分明,古色古香,充分展现了自然造化的神奇。再若以精工雕琢成工艺品,更是锦上添花,精美绝伦。

天然菊花石,又名"石菊花",产于湖南浏阳大溪河底岩石层中。其"花"蕴育于二亿多年前,因地质运动而自然形成于岩石中。亦可称"取日月之精华,吸天地之灵气"。其花型酷似异彩纷层的秋菊,花呈乳白色,且纹理清晰、界线分明、神态逼真、玉洁晶莹、蔚为奇观。此未经雕琢之永和菊花石坯,再经千百年来世代遗传的石雕艺人巧夺天工、随形遐想、着意于心。一幅幅栩栩如生、形态各异的艺术珍品,或束之高阁,或散佚民间……

菊花石据传发掘于清、乾隆年间。相传当地乡民取石垒坝,惊诧发现石中含有"菊花",乡中石匠,如琢如磨雕刻,遂使奇石成为贡品,被历代朝廷、官员、富商作为收藏、馈赠的佳品。据《浏阳县志》史载。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我国工艺大师戴清升之绝创:"映雪"花瓶、"梅、兰、竹、菊"屏风参展,令世人瞠目,拍案惊奇"石头能开花"。一举荣获"稀世珍品金奖",至今保存在联合国博物馆。1959年,新中国成立不久,浏阳人民将一尊巨型立体雕件"石菊森山"呈献北京人民大会堂,供各族人民观赏。 1997-1999年,举国欢腾,喜庆香港、澳门回归,浏阳人民特意创意了二件具有纪念意义的菊花石雕,分别献给了香港、澳门特区政府。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古往今来,形质兼美的菊花素与名人有缘。唐·元稹《菊花》咏:"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晋·陶渊明《饮酒二十首》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流芳千古,被后人奉为圭臬。陶令始成爱菊的象征,他以菊的清雅、高洁自喻,不为五斗米折腰。南宋陆游"收菊作枕"。清·蒲松龄亦是爱菊之君,他自称:"我昔爱菊成菊癖,佳种不惮求千里"。人称民国时期张恨水之作品,常得菊花之灵气,有诗咏:"飘逸尚留高士志,幽闲不作媚人装"。唐·黄巢更是托菊言志:"《题菊花》"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扬州"三菊",皆为画菊痴迷,吴砚耕画菊300多种,数年"沉溺"盛栽名菊之瘦西湖,暮鼓晨钟,与菊为邻,为友、为师。及至毛泽东将其中南海丰泽园居室书房命名"菊香书屋"毛泽东之《 桑子·重阳》一词中"战地黄花分外香",更是成为泳菊的名句。当代书、画家启功诗咏:"落花无言,人淡如菊。" 文渊阁菊石雕艺,愿将此中华菊雕文化继承下来,愿将此菊花抗寒傲霜,挺拔不群,把个深秋点缀得"不似春光,胜似春光"的精品,贡于您的庭院、馆所、大堂、居室、大厅、案前…… 文渊阁人步明于谦《石灰呤》原韵取其意,作《石菊咏》: 鬼斧神工出自然,千雕万刻视待闲, 粉身碎骨皆不怕,留得高洁在人间。

山缘石而奇,水缘石而清, 人缘石而雅,石缘菊而珍。

相关文章

瓷餐具(瓷餐具有毒吗)

中国陶瓷碗十大名牌 RL红叶:红叶陶瓷继承了景德镇陶瓷文化,以其高品质和传统工艺著称。 康宁餐具:康宁以高品质和优雅设计闻名,深受...

功效作用 2024-09-24 阅读0 评论0

包含耽美文库的词条

耽美小说有哪些网站? 纵横中文网- 纵横中文网是国内最大的原创文学网站之一,收录了大量的耽美小说作品,包含不同类型和风格的耽美小说...

功效作用 2024-09-24 阅读0 评论0
网站地图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