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两多少钱(1钱多少克)

迎微 2024-08-09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本文目录一览:

一两是多少钱?

一两等于十钱。

拓展资料:

中文名:一两

拼 音:yī liǎng

注 音:ㄧ ㄌㄧㄤˇ

出 处:《淮南子·天文训》

古以二十四铢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

《淮南子·天文训》:“十二铢而当 半两,衡有左右,因倍之,故二十四铢为一两。” 汉 刘向 《说苑·辨物》:“十六黍为一豆,六豆为一铢,二十四铢重一两,十六两为一斤。”《 宋史·律历志一》:“一两者,合二十四铢为二千四百黍之重。”

古代布帛,以古尺二丈为一端二端为一两。 《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以币锦二两,缚一如瑱,适 齐 师” 晋杜预注:“二丈为一端,二端为一两,匹也。”

《周礼·地官·媒氏》“凡嫁子娶妻,入币纯帛,无过五两” 唐贾公彦疏:“古者二端相向卷之,共为一两。”

一两银子多少钱

清朝中晚期一两银子价值人民币150—220元左右; 明朝中期价值人民币600—800元;北宋朝中期600元—1300元(或1000—1800元);盛唐时期2000—4000元。 

一、银子的介绍:

由于银独有的优良特性,人们曾赋予它货币和装饰双重价值,银子在古代做通货时被称白银。

二、各个朝代银子的货币价值

1、清朝

一两银子的货币价值相当的高。一两银子等于制钱一千二百多文(清初以前)到三千多文(清道光以后)。而直到清末,一斤(相当于1.2市斤)猪肉只要二十文钱,一亩良田只要七至八两银子或者十二、三个银元。几两银子、几十两银子就是件大事情,有百两银子就是今日的大款了,能够买上十几亩良田。

2、明朝

史载明朝万历年间一两银子可以购买一般质量的大米二石,当时的一石约为94.4公斤,一两银子就可以买188.8公斤大米,就是377.6斤。现在我国一般家庭吃的大米在一斤1.5元至2元之间,以中间价1.75元计算,可以算出明朝一两银子=人民币660.8元。

3、宋朝

根据《宋史食货志》提到“熙、丰以前,米石不过六七百”和《宋史 职官志》“每斗(米)折钱三十文”的记载,姑且以2000个铜钱折银一两计算,太平时期米价是1石600—300钱(靖康之乱前后到南宋初期有一两银子一石米的,不在正常计算范围)。1两基本上可以买到4—8石大米,以宋石66公斤计算,1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近924—1848元;(一说宋石为96斤,就相当于1两银子672—1344元)。

4、唐朝

这一两银子要是拿到唐朝就购买力而言更是高得吓人了。唐太宗贞观年间物质文明极大丰富,一斗米只卖5文钱,通常一两银子折1000文铜钱(又称一贯),就可以买200斗米,10斗为一石,即是20石,唐代的一石约为59公斤,以今天一般米价1.75元一斤计算,一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4130元的购买力。唐玄宗开元年间通货膨胀,米价涨到10文一斗,也是一两银子=2065元人民币。

古代数据与显示结合:

1、唐朝九品官月俸5石米 = 唐朝时,初级公务员月薪1000元;

2、清朝六品官员年俸45两白银 = 清朝的局级干部,年薪9千元;

3、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 那些当官的,哪个家里没有个几千万的?

4、乾隆初年,捐一个道台需一万三千一百二十两银子 = 花270万就可以买个厅级干部当当,明码标价。

三、古代其他钱币形式

1、贝币

    贝币是早期中国实物货币之一,早在原始社会,贝即成为交换媒介,常见的是一种齿贝,背面往往磨平,或钻一穿孔,以便于携带,其学名为“货贝”。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天然的贝壳作为货币渐渐供不应求了,于是出现人工贝币,如石贝币、骨贝币、蚌贝币等。到了商代晚期,出现了用铜质的金属贝币。

2、战国时期四大货币

中原三晋地区的布币;北方燕赵和东方齐国的刀币;西北秦国行用环钱;南方楚国的铸文铜贝“蚁鼻钱"。

3、“秦”半两

     秦统一中国后,颁布了中国最早的货币法“以秦币同天下之币”,规定在全国范围内通行秦国圆形方孔的半两钱。

4、“五铢”钱

     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废“半两”,改铸“五铢”钱,大小轻重适宜, 制作精美,深受欢迎,其后各朝累铸,沿用至唐初长达700余年,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货币。

5、铜铸货币

    唐朝建国后,再整顿币制过程中,铸造“开元通宝”钱,代替原来的“五铢钱”,以后各朝代都称“通宝”,只是把“开元”二字换成当时的年号,这种形式一直延续到清代。至1916年“洪宪通宝”止,通宝、元宝钱体系沿用了近一千三百年,其生命力之长久,在世界货币史上罕见。

6、纸币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纸币的国家。北宋的“交子”和南宋的“会子”是最早的官方纸币,其后盛衰更替,成为各个朝代主要通货之一。

一两等于多少钱?

一两等于十钱。

中国古代以铢、两、斤、钧、石作为重量单位。

汉代、晋代:1斤=16两,1两=4分,1分=6铢。

宋代:1斤=16两,1两=10钱,1钱=10分,1分=10厘,1厘=10毫。

元,明,清沿用宋制,没有变动。

扩展资料:

自《汉书·律历志》把铢、两、斤、钧、石这五个单位命名为五权之后,名称就比较一致起来,直至唐代都没有改变。其进位方法颇值一提: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关于使用两以下的钱、分、厘、毫、丝、忽等小单位。南朝 梁 陶弘景《名医别录》曾说:“分剂之名,古与今异,古无分之名,今则以十黍为一铢,六铢为一分,四分成一两。”

唐·苏敬注云:“六铢为一分,即二钱半也。”可见自唐代起已把本作为货币的“钱”当作重量单位,并且“积十钱为一两”,但那时分的进位还没有确定为钱的十分之一。

再说分、厘、毫、丝、忽等,原是小数名称,后从长度借用为重量单位名称,自宋代开始定为钱的十退小单位。宋代权衡的改制废弃了铢、絫、黍等名称,其重量单位名称自大到小依次为石、钧、斤、两、钱、分、厘、毫、丝、忽,其进位方法已如前述。

宋制衡量一直沿用至元明清,很少改易。但有一点须指出,宋元明清之医方,凡言“分”者,是分厘之“分”,而晋唐时一分则为两钱半,二者不同。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一两  百度百科_度量衡

一两银子多少钱?

清朝中晚期一两银子价值人民币150-220元左右;在明朝中期价值人民币600-800元;在北宋朝中期价值600元-1300元;在盛唐时期价值2000-4000元。

各朝代银两的货币价值都有所不同,以大米为衡量单位,推算过银子的价值。比如:明朝万历年间一两银子可以购买一般质量的大米二石,如果当时一石约为94.4公斤,一两银子就可以买188.8公斤大米,就是377.6斤;

现在我国一般家庭吃的大米在一斤1.5元至2元之间,以中间价1.75元计算,可以算出明朝一两银子等于人民币660.8元;又如唐太宗贞观年间一斗米只卖5文钱,通常一两银子折1000文铜钱(又称一贯),可买200斗米,10斗为一石,即是20石,唐代的一石约为59公斤,以今天一般米价1.75元一斤计算,一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4130元的购买力;

唐玄宗开元年间通货膨胀,米价涨到10文一斗,也是一两银子等于2065元人民币;根据《宋史食货志》提到“熙、丰以前,米石不过六七百”和《宋史职官志》“每斗(米)折钱三十文”的记载,姑且以2000个铜钱折银一两计算,太平时期米价是1石600-300钱。1两银子基本上可以买到4-8石大米,以宋石66公斤计算,1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近924-1848元。

扩展资料:

自古以来,白银就一直与黄金一起,被作为财富的象征。与黄金相比,白银因供应充足且价值较低,故更多且更早地应用于造币,进入流通领域,很多国家均建立银本位制,把银币作为主流货币。

在古代,人类就对银有了认识。银和黄金一样,是一种应用历史悠久的贵金属,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由于银独有的优良特性,人们曾赋予它货币和装饰双重价值,英镑和我国解放前用的银元,就是以银为主的银、铜合金。

公元前1780至 1580年间,埃及王朝的法典规定,银的价值为金的2倍,甚至到了17世纪,日本金、银的价值还是相等的。银最早用来做装饰品和餐具,后来才作为货币。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古代一两银子等于多少人民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白银

古代一两等于多少钱?

1两黄金=10两白银=10贯铜钱=10000文铜钱。

“金上等旧估两十千,今请估八千”(食货志),一两金子从兑10贯到8贯。据《三朝北盟会编》记载,北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金每两价钱二十贯,银每两一贯五百文。

岳飞的孙子岳珂的《金陀续编》记载,南宋绍兴四年(1134年),银每两二贯三百文,金每两三十贯文。从这里能看出,金银的兑换率差不多1:10,但金银贵而铜钱便宜,差不多银铜兑换率在1两对2贯左右。

扩展资料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也统一了货币。废除刀、布、贝等钱币,以“半两”做为货币。即用秦国后来的园形方孔铜钱,铸文“半两”,重十二铢(一两为二十四铢),称之为重如其文的“半两”铜钱。从此,这种由圆孔环钱演变而来的“半两”,在我国陆续流通了两千多年。

大钱:大面值钱和大型钱的总称,六朝时称标准大小的五铢钱为大钱,文:钱币的基本单位名称,一枚小平钱称一文。贯:一千钍称贯,又铸钱场所穿在钱孔中的方形木条也称贯。

一两黄金等于多少两银子?多少钱?

1、通常可以理解为:1两黄金=10两白银=10贯铜钱=10000文铜钱。一两是10钱,一钱是0.1两。一锭银子就是一块银子,锭是用在元宝上的.只有说一锭元宝,而明清代的元宝都是固定重量,大约分一两、二两、五两、十两、二十两等。

2、根据上面的推算,再考虑到:黄金的价格比其他的更稳定,应当着重参考;白银已作为工业品,所以白银价格参考价值较低;由于农业技术发展的相对速度很快,粮食相对价格比古代便宜很多;尊重古代的兑换比例;采用以下换算系统:

1两黄金 = 人民币2000元 = 10两白银

1两白银 = 人民币200元 = 1000文钱 = 1贯(吊)钱

1文钱 = 人民币0.2元

另外:1石米=1两白银

扩展资料

常用有以下三种单位:

1、一文制钱(即一枚标准的方孔铜钱)、一两白银 、一两黄金,以上单位虽然各朝各代都不同,但至少唐宋之后相差不大,所以是可以得到比较稳定可信的数据的。但是,各个时期铜钱,白银和黄金之间的兑换比例就像现在的外汇价格一样,是常常变动的。大概比率是这样的:

2、一贯钱:古时通常说的1贯钱或1吊钱就是1000文。而各朝兑换起来不尽相同。

3、一两白银:一两白银通常相当于1000-1500文。

4、一两黄金:而一两黄金兑换白银则在8-20两不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古代货币

相关文章

桐柏红(桐柏红茶礼盒装)

怎样才可以正确的辨别桐柏红的好坏,挑选桐柏红应该注意什么 1、根据瓷壶的容量投入适量茶叶,注入开水(冲泡后的茶汤要求汤色红艳为宜,...

功效作用 2024-08-19 阅读0 评论0
网站地图 | sitemap